[华声在线导读]工人干活受伤,老板拖着赔偿款一直不给。法官上门要钱,老板说什么也不愿出钱。为感化他,法官说起受伤工人的家庭状况,但还是没能要到钱。两人的谈话,被老板儿子尽收眼底,他觉得父亲做法欠妥。昨天,他瞒着父亲凑齐了赔偿款,独自到法院帮父亲结了案。
儿子替父亲出赔偿款
[新闻解读]
观察
“儿替父还账”是一则鲜活的德育范本
文/吴俊
一个刚刚毕业的高中生,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一笔数目不小的欠款,一场出人意料的结局,这些,都使得这条新闻呈现出更多的“亮点”和价值,吸引着读者的眼球。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年代,人们为了追求物质上的丰盈、生活上的享受,而往往信念丢失、道德失守、行为失范,幸好,这起“儿替父还账”事件,让人们看到了社会阳光、温暖的一面,激发人们内心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是一则生动、鲜活的道德教育范本。
提醒
解决“执行难”不能总靠“好儿子”
文/苑广阔
问题是,不会每个“老赖”都会有这么一个懂事的儿子,也不是每个儿子都愿意拿出自己的红包钱替父亲赔偿。也就是说,官司以这样的一种方式了结,完全是出于偶然,出于幸运。而对于更多欠债不还,有钱不赔的“老赖”来说,最终还得依靠法律的严格执行才行。具体到这起赔偿纠纷中,既然这位“老赖”父亲放出话来,让法院去拍卖自己的房子还债,那么法院为什么不启动司法拍卖程序,看看为了6万元的赔偿款,拍卖他价值上百万的房子,他会不会着急,会不会马上拿出赔偿款?
说到底,农民工维权不能依靠别人的“好儿子”,面对民事纠纷中的“执行难”,还得依靠法律硬起来。法律硬起来了,“老赖”才能软下去,则债权人的权益才能得到维护。
支招
法律“硬起来”才能解决“执行难”问题
文/苑广阔
说到底,农民工维权不能依靠别人的“好儿子”,面对民事纠纷中的“执行难”,还得依靠法律硬起来。法律硬起来了,“老赖”才能软下去,债权人的权益才能得到维护。
从根本上遏制欠薪欠债行为须依法办事
文/张西流
若想从根本上遏制欠薪、欠债不还的“老赖”行为,尚须依法办事。首先,应从提高法院的执行力入手,严把传讯、查封、扣押、冻结、拘留等各个环节,不能让“强制执行”柔弱无力,甚至沦为“老赖”的“避风港”。同时,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多办实事好事,少做表面文章,切实担负起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社会责任。特别是,应提高“恶意欠薪入罪”的执行力,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行为,不能让“老赖”逍遥法外。
[微言大义]
@山井久子: 有时候,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原来不如此: 好一个”父债子还”!既让人看到了某些有钱人的冷酷无情,又让人看到了年轻一代的正能量!
@春天: 好儿子!做人就要这样,比你老子强!
@李: 懂事的儿子给为富不仁的老子好好的上了一堂课!
@曼步格调: 这当爹的应该惭愧。这样的爹能有这这么优秀的儿子!
@synddcn: 将来肯定有出息!
华声在线综合新华网、华商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