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常德:“善德”的文明画卷
发布时间:2012-10-24   来源:常德农经网  作者:周勇军 修客 冯文正 姚瑶
 头枕孤峰,襟带沅江,历史将无数的荣光倾注在常德这块宝地。上古时期,高士善卷结庐隐居,施教化,启民智,成为“善德”文化开山祖师。在多元和现代文化冲击的今天,“善德”文化应该怎么样坚守、传承和弘扬?

    去年,常德全市发起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德商文化现象”大讨论,从商业文化的角度,提炼出了“德行天下,和成商道”的德商精神。常德的文明创建,正是以这种润物无声的态势,铺开了一幅壮美画卷。

    文明已成为一种需要

    今年5月9日,常德市委常委会议室灯火通明,高朋满座。这是一次特别的“常委扩大会”,主题是“我为常德城市发展献一策”。除了市领导,还有从全国各地请来的常德籍专家学者,而多数是普通市民代表。市民成为了会上发言的主角,市领导边听边记,直接了解民意。

    去年11月12日,市委书记武吉海在听取全市学习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汇报时提出:“要以常德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开展献计献策活动,请市民提建议,更好地集中民智,为建设全国文明城市积蓄力量。”这是常德市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决定。近年来,城市的快速扩展,大量的农村居民变为了城市社区居民,生活习惯、行为举止等明显跟不上城市文明的节奏。这种几乎是所有成长中的城市都存在的通病,与城市现代化的要求形成了极大反差。

    “我为常德城市发展献一策”主题活动今年全面启动,通过问卷调查、网络留言、分管市领导和部门负责人每周定期在政府门户网站参与专题嘉宾访谈节目等方式,敞开了广纳民意的渠道,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情回应。

    滨湖小学四年级一班小朋友李玲4月12日手写的“我为常德献一策”只有200字;一个月后,常德市政府向她寄出满满9个页码4000多字的回复;

    74岁的市文联离休干部孙伟是“看着常德城市长大的”,他3次带着《关于恢复重建〈刘海砍樵〉遗址情况陈述及其谏言》文稿,到市献策办与工作人员商讨修改意见;

    特大冰冻期间,市规划局干部何家伏不慎摔伤了左脚,他拄着拐杖四处调查、收集资料,一个人写了《浅议我市拆违拆迁》等4篇文章…… 

    活动期间,共收到1142条有价值的建议,市献策办全部按照行业方向进行了分类,先是编辑制作了《对口互动清单》,分解到50多个职能部门研究和评价,提出采纳与否的意见。接着又组织12名专家学者结合行业评价意见,进行了全面的综合评审,并且结集成书《民智精选》,最终要将“民智”变成现实。

    7月底,国家统计局湖南省调查总队对常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进行实地测评,工作人员走街串巷随机发放了800份问卷调查。临走时,调查队员留下了让常德市民欣喜的记录:创建工作市民支持率100%,知晓率为99%。

    “厚德载物,为时养器”。今天,常德人民把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当作一种需要来追求,正是在新的时代新的意义上传承着“善德文化”精髓。

    文明已成为一种动力

    “德行天下”,沿着武陵先人的足迹,当代的常德人对“德”的追求,化作了文明创建的动力。

    武陵区盐关社区71岁的黄渊华退休后,把铲除城市“牛皮癣”当作了自己新的工作。只要天气好,他就带着抹布、小铁铲出发。他义务除“癣”5年整,在他的带动下,如今社区的志愿者已经发展到100余人,为社会的文明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常德市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可以追溯到10年前。“10年来,市里每届班子始终坚持城市管理和创建不动摇,一届接着一届干,常德的城市才朝着物质环境和生态环境高度协调的方向,不断地生动丰富起来。”一位多年从事城市创建工作的干部感慨。 

    “十年磨一剑”,常德城市发生了美丽的嬗变。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多顶国家级桂冠接踵而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和国际花园城市。 

    常德文明创建的脚步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政府和市民的目光瞄准了“全国文明城市”这个更高目标。 

    创建文明城市,重中之重就是要通过建设城市文化来丰富文明城市内涵,提升市民品位。2003年,市委作出了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决定,把建设学习型城市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一个重要载体,形成了以学政策理论、法律法规、业务技能、电脑、外语,推广普通话为主要内容,以学习型领导班子、机关、企业、村镇、社区、家庭为主要框架,以全民学习周、全民学习日为主要载体,以“学分制”考核为主要手段的“创学”模式。“创学”活动在全市营造出了比学习、赛学习的浓厚氛围,8万多人由此成为了英语、计算机、普通话的爱好者和能手。2005年,市委、市政府又作出建设文化名城的决定,每年投入2000万元作为文化名城建设引导资金。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打造以“常德丝弦”为代表的地方文化精品。《旋转的钞票》、《愁眉笑脸》、《枕头风》等深受市民欢迎的常德丝弦作品,先后获“牡丹奖”、“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成为常德一张张崭新的“城市名片”。 

    广场文化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音符。常德建起了以“武陵欢歌”为代表的广场文化阵地,以节庆活动为契机,每月一次的“武陵欢歌”大型广场文化活动,已成为广大市民月月都盼、月月必看的精神大餐。志愿者的参与和服务,把创建的文明之风吹向各个角落。记者了解到,常德市的注册志愿者就有8万多人,以他们为骨干的800多个志愿服务小分队,长年活跃在大街小巷。 

    文明成为一种和谐的音符 

    文明,不是一个空洞的符号,当它通过各种载体,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种和谐的氛围升腾起来。 

    8月8日,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馆正式开幕。当晚,在常德市城区步行街大型电视墙前,聚集了1万多位市民。当开幕式结束,人群散尽,清场的工作人员惊奇地发现,偌大的广场里没有留下一片垃圾。一次不经意的考试,佐证了常德市民今天的文明素质。 

    在常德,文明创建使许多关系百姓生活和谐的事抓到实处。近年来,1189家用人单位和167个社区参与到了再就业援助行动,5166名困难对象通过援助实现了再就业;70多亿元的投入,让一个个城市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生态保护和循环经济项目建起来,城区酸雨频率比1996年下降了28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47平方米,三大绿化指标在全省名列前茅。这座城市里的人们始终呼吸到的是新鲜的空气,看到的是本色的天空。 

    通过创建文明城市,常德城市设施日臻完善,打造了金钻广场、常德大道等一批城市精品,建成了以“十纵十横”为主的城市道路网络,成为全国60个重点规划的交通枢纽。常德还是全国最早一批实现所有公园、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城市。在城区50个社区,散布着120多个环境舒适、设施齐全的休闲场所和文化活动中心,绝大多数市民走出家门200米内就能找到文体休闲场所;由于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常德群众安全感经测评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2007年9月,被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评为“中国最安全城市”前30强。 

    有这样一个故事:2001年,中国纺织机械总公司要求常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整体迁入提供多项优惠条件的另一座城市,可总经理常旭坚持将公司留在了常德。“有一次,我带几个客户逛常德市,客户在结束参观后告诉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你们坚持要将企业留在常德,常德的确是个好地方’。”从那之后,每有客户来常德,常旭就必带他们到城区参观。 

    文明城市创建,推动着常德实力的大提升。与2000年相比,常德的生产总值由342.1亿元增加到860亿元,年均增长11.5%%,经济总量在湖南省排第二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省名列前茅;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进入了全国百强。 

    华灯初上,常德诗墙公园“激情广场大家唱”活动现场激情涌动,唱歌和演奏的有农民工、公务员、退休者,也有市级领导,人们在快乐面前一律平等。一曲唱罢,他们给自己的掌声盖过了沅水的涛声。 

    苍苍德山,汤汤沅水。古时善卷行善施教四方,留美德于斯。如果他能看着今天的常德,正伴着社会和谐的音符,文明的脚步大步朝前,会作何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