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古丈坐龙峡纪行
发布时间:2015-07-15   来源:华声在线常德频道  作者:高飞

多年前,我一好友袁剑滨之约去凤凰游一圈,我应约带上爱人芳儿去了凤凰,途中我们参观了电影中名声蜚杨的芙蓉镇,镇上 处处洋溢着少数民族的热情,湘西少数民族凤情的民居,少数民族的风味食品,使我们留涟往返,不忍离开!我们来时就听说坐龙峡风景优美奇特,到处是悬崖峭墊 壟,扵是我们一行又奔坐龙峡,来到景点看到的只是-线天 ,两岸古木参未天,树荫敝日,虽是盛夏之时,峡底凉风习习,若溅几点水星在身上,浑身都鸡皮疙 瘩,值得-提的是我们一行特别兴奋,妅好象注了兴奋剂似的,连绵数十里坐龙峡,我们徒步攀登上去了,但是,苦不堪言的是我的双脚打泡了,行走异常困难,这 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次旅行,尽管时过境迁若干年,还是想写篇文章纪念!

刚到湘西腹地,土家族的朋友说,你来的正好,我们这有一条大峡谷,一直隐逸于茫茫武陵山中,前几年被采药人发现,最近刚刚辟为景区,不妨到那走一走,感受一下我们湘西的另一种神奇。

哦,又是一条大峡谷?我不以为然,因为在湘西,除了传说中的蛊术、神秘的赶尸和镇妖驱怪的桃符外,省下的就是岩溶、伏流和峡谷的神奇。之前,我穿过马拉 河大峡谷、德夯大峡谷,越过小龙洞大峡谷,在我的印象中,这些大峡谷的两岸,山连着山,峰连着峰,“略无阙处”。而峡谷里头,一样的“重岩叠嶂”、一样的 “隐天蔽日”。虽然我一直没有听到“高猿长啸”,但“空谷传响”也是甚为奇观的。

也许几天的连续进峡出谷,患上了审美疲劳综合症,最 后那天穿越大龙洞大峡谷时,竟然不见狂飙怒水,不见洞瀑狂飞,也不闻一溪骇诧,不闻幽谷风啸,竟然隔膜于世外、自闭于桃源,复制出了一帧帧曾经感叹过的画 面,因而婉拒了再三,却又经不住朋友的鼓惑,于是改变了行程,辗转于古丈县的山路上。

路上,朋友告诉我,我们去的那个地方,叫断龙 山。他说很久很久之前,山上盘踞着两条龙,一条是青龙,一条是白龙。这两条龙心底很是善良:干旱时,他们唤来雨浇灌久渴的禾苗。高温袭来时,他们又施展法 力,给这里的人们送来清爽。总之,这两条龙盘踞在这里以后,一直护佑着这方百姓,深受湘西人的拥戴。俗话说的好,山无二虎,天无二日。有一天,坐在金銮殿 打盹的皇帝,无意发现,有两条龙“兴风作浪”,便派了一班杀手,趁着天黑,潜进山来,要把这两条龙钉死在山上,没想到,白龙在情急之下,遁入了山中,而他 逃跑时钻出的山缝,就是今天的坐龙峡……这个故事,与我听到的很多关于龙的故事,大致相同,没有什么新意,但仔细咂摸,却是非同寻常。

远古,没有国家,只有以血缘或种群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部落。这些部落,各有各的地盘,各有各的领袖。为了区别于其他部落,每个部落都设定了自己的符号, 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图腾。传说中,女娲氏、伏羲氏以蛇为图腾,在部落的大旗上,恭恭敬敬地画上一条扬威的蛇。然而,人类的远古历史,是兼并的历史、血腥 的历史。当强大的女娲氏、伏羲氏兼并以马为图腾的部落后,就在蛇的身上加上了马头,兼并以鹿为图腾的部落后,又在图腾上添上了鹿角,就象合众国的国旗,每 增一个州,就加一颗星一样,女娲氏、伏羲氏的图腾上有了鱼的鳞、羊的胡、鸟儿的尾、兽的脚……当伏羲氏一统天下后,便把这个集了多种动物特质的图腾,命名 为“龙”。
  当年,轩辕、神农和蚩尤争霸黄河流域时,轩辕先胜神农、后败蚩尤,统一了华夏部落,各部落酋长尊称轩辕为“黄帝”,拥戴他 为“天子”。是故,中国古代,龙为天子。而蚩尤的后人——九黎部落的人们,去了云贵山林……所以说,断龙山上,皇帝派人钉死青龙,赶走白龙,在我看来,虽 有些血腥,但也是中华民族的统一过程。

根据路标指向,汽车从省道上左拐,驶进了乡村公路。路上车少人稀,鲜有驻足的,大都如我,急急 赶路,显得格外宽绰。湘西的乡村公路,与云贵高原的一样,狭窄不说,还紧贴着突兀的峭壁悬崖,似乎一不小心,就能滚进万丈深渊。去坐龙峡的乡村公路,虽也 贴着山崖,但另一侧则是水光滟潋的小河,还有层叠的绿意,起伏的生机。朋友告诉我,那片绿意,是丘陵茶园,享誉中外的古丈毛尖,就产自于这里。

对于古丈毛尖,我略有所闻,但不曾精心,因为现在的很多广告,沾风就是雨,让人辨不清掺了多少水份,故而淡定地置若罔闻了多年,但走到了它的跟前,我是 再也淡定不起来了。何况,我还不是淡定的人呢!于是,向朋友提出,想去茶园看看。但朋友说,想看茶园还是春天,这个时候无非看绿,没有什么看点。这让我有 所失望。不过,想想也是,自吉首出来,不论茶园,沿途不都是翠色的绿么?

途经几个少有的叉口,行人稍多,三五个着少数民族服装的男 女,或站或坐,摆下了概括、简练、夸张、变形的地摊。从服装上看得出,有苗族同胞,有土家族同胞;从贸易的山货上看,有苗家腊肉、湘西土家棉,更多的是天 麻、玄参、何首乌,甚至还有冬虫夏草……也因了这样的贸易,使得大山深处的精灵,剥去了神秘的面纱而变得神奇。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 就了湘西独具一格的神奇。到了峡谷峪口,最先开口的,是从怪石嶙峋中淌出的小河。河水很清,也很亮,只是不知道水是从哪蜿蜒过来的,也不知道它要蜿蜒到哪 里去,只看到水流进了半山腰的水陂,又从水陂淌进了山上山下的层层秧田,而秧田又是错落的,乍看,东一瓢、西一碗的,没有一点次序,但仔细端详,却发现, 那秧田依山而陂、顺势而为,虽人工雕琢,却又浑然天成,让人感到扑朔迷离、百思不解。这也许又是,湘西的又一个神秘所在吧。

“穿越峡谷,需要穿雨衣、戴手套、换上登山鞋。”陪同我前来的朋友说:“这条峡谷很长,落差也很大,而山泉又很多,一不小心,就会浇你一头泉水……”

“哦?那又啥戴手套?”我不解地问。

“因为游道是从峭壁悬崖中开凿出来的,路险湿滑,还需要攀爬,所以装上了铁链子,而铁链子不是一截两截,而是很多,不戴手套,能把手磨破……”
  好家伙,坐龙峡不仅神奇,而且还具这样的魔力。我这样想着,“武装”好自己,随朋友钻进了谷。不过,让我没有想到的,一进山门,就挨了一顿“杀威棒”。原来,坐龙峡的端口,是一条人造瀑布。

大凡瀑布,多是溪流或者河水,流淌到一个断崖时,突然垂直跌落所形成的一种奇观。而坐龙峡的这条瀑布,断崖是人工所为,不是天然而致。有人说,山水臻 境,唯有天成。话虽如是说,却不尽绝对,因为赤褐色的石梯,紧贴着黄绿色的山体,与轰然飞溅的白色水花,混然一体,恰到好处地成就了一个多彩有画面,造出 了湘西的又一个人工神奇。再者,假如没有这个由钢筋、水泥、沙石截流的瀑布,没有瀑布旁人工凿成的石梯,要想穿越落差十几米的湍流,比上蜀道还难。即便是 这样,如没有石梯上的铁链,要想拾阶而上,也难!而拽着铁链,爬上石梯,脚下的青苔,厚厚的,软软的,滑滑的,一脚下去,挤压出半个鞋底深的水。没爬上几 个台阶,就让我这个不在河边走的人,早早湿了鞋。

两山夹道为之峡。极至瀑布坝顶,仰脸向上,双峰若门,欲合欲开,刀削一样的峭壁,把 天挤成了一条缝儿。逼仄的一线天空,雾气飘渺,窄得让人心惊胆颤,深得让人砰然心动,而天缝儿中投来的一丝光线,随着视角,由明而亮,由亮而幽,由幽而惊 恐,不知前面藏着什么神秘,只知涧水从神秘之处滔滔而来,灌满了脚下的水潭,将峡道两边的峭壁,“泡”进了潭子里。这让我想起了东北泡菜。也许,湘西有太 多的潭子能“泡”山影,才会风干腊肉而不用泡白菜吧。这样想着,扭头回望坝下,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个瀑布,不是为景而造,而是用来灌溉峡外的秧田、茶园 的。难怪来的路上,溪水潺潺,茶苗,秧苗,郁郁葱葱呢!

狭深道陡为之谷。初入峡谷,脚下虽急流突奔,但在陡峭的悬崖,尚有人工凿出的岩道、木质的栈道接脚,行走起来不算太难。尽管岩道、栈道上,也积了一层湿漉漉、滑溜溜的厚厚青苔。但深入峡谷,则没了道。

没了道,其险可知。向导告诉我,走路不要看景,看景不要走路,这是坐龙峡的规矩。好嘛,既然是“龙规”,那就必须遵守。因此,进了峡谷,我的大部分时 间,都是在“挪”步,只有“挪”到稍微平缓的地方,才停下来欣赏一下纵叠的绝壁、丛生的灌木,品味下崖树的斜逸、古藤的缠绕。有时,蹲在蜿蜒的溪水边,与 鱼儿嬉戏一番,体味下惊怵中的快慰之感。

自我感觉,我是个十分的自信的人。有时,自信的有些自负。在此之前,我曾钻进太行山腹,穿越 过大峡谷的苍凉与浑厚;曾在玉龙山下,穿越过虎跳峡的奇险与伟壮;也曾在山东的龙岗山中,漂流过号称中国第一的地下溶洞。穿越那些峡谷、漂流那个洞时,我 还是十分自信地去当导游、去做向导。但是,在断龙山,在坐龙峡,我的自信消殆散尽,剩下的,只有心惊,因为那条白龙,从两山之间,硬生生地挤到断崖边,凌 空飞下千条白练,沸沸扬扬的,打湿了两山夹住的那条天缝儿,也打湿了我的视线,震憾了我的魂魄,让我不得不收敛起自信,在只闻人声、不见人影或上不着天、 下不着地中,老老实实地抓紧拇指粗的铁链,将身体的重量,集中在手上,又将身体的重心,集中在脚上,将身体的全部悬在空中,踩着嵌在峭壁上的铁橛,一步一 个胆颤地“吊”行。

转角处,一块峭壁上的岩石,突兀在游“道”上,“堵”住了我们的去路。向导示范着,我紧抓着铁链,收腹、抬头、身 体后仰,双手交叉着,双脚倒腾着,肚皮蹭着石壁,一步一步地前挪,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挪过这段险道。而朋友的个子比我高,身材比我胖,挺出的大肚子,象妊 娠了八九个月的孕妇,等他挤过来,我见他气喘嚅嚅,憋得脸红脖子粗,头发上还沾了一层灰土,象是刚从潮湿的窄小洞穴里钻出来一般。看到他的十分狼狈,我想 笑,却没笑出声来。怪不得坐龙峡的广告词中,有一句是“强迫你”呢,原来走到狭窄处,若不强迫自己,想过这个“坎儿”,很难!
  要穿越瀑布了,我穿了上雨衣。

在坐龙峡,大大小小的瀑布,因山而型,因势而异,或大或小,或长或短,或直或缓,有的磅薄倾落,有的飞流百丈,有的银河垂挂,也有的喷珠泄矶、飞珠散 霞,可谓应有尽有。而峡谷的景色,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瀑布。向导告诉我们,这是峡谷中的最后一条瀑布,穿过它就是出口。再看那瀑布,高而陡直,弧泻下来,似 是裹下了七色阳光,蒸腾起彩虹水雾,跌落深不见底的水潭。水潭中,一根根碗口粗、腐朽透顶的树枝枯木,摇摇晃晃地随着水的流动,一翘一翘地漂来浮,似是不 动声色地演绎着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无声诉说着峡谷的古老过去。但飞溅起来的水珠,却张狂的有些吓人,啪啪作响地打在我的身上,冷嗖嗖的!溅进颈脖里,冰 凉!
  深不见底的潭边,我心慑的不敢前行,幸亏向导传授给了技巧,让我鼓起了勇气,紧抓铁链,将头插进了瀑布中……

文以至此,感谢我的好友袁剑滨一路开车,一路欢声笑语,减轻了旅途废疲劳,吃穿住行安排紧紧有条,旅途幸福快乐,多年了,还是念念不忘那-次快乐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