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外资银行专家:“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
发布时间:2010-07-03   来源: 金融时报  作者: 袁蓉君

   展望未来,被采访的几位专家都认为中国经济将顺利实现“软着陆”、通胀上升但仍较为温和。

    尽管经济有望实现“软着陆”,有专家认为经济放缓仍将继续给中国股市带来负面影响。而且,房地产新开工建设和大宗商品需求到今年第四季度将出现同比下跌,而这一点可能尚未充分反映在股价中。

    本周全球股市大幅下挫,上证综合指数今年迄今的累积跌幅已达28%。鉴于股市具有经济“晴雨表”的作用,在寻找股市下跌原因时,市场的关注点自然而然地放在了经济减速上。7月1日中国物流和采购联合会最新出炉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继续下跌似乎也印证了这种担忧。那么,中国经济真的会出现“硬着陆”吗?对此,与本报记者连线的几位外资银行专家的回答是否定的。

    其实,中国经济增长已见顶回落并非新闻。此前,几乎所有外资银行都在研究报告中指出了这一趋势,预计经济增长势头将从第二季度开始放缓。而5月份的经济数据也证实了投资和工业生产增长的放缓。瑞银集团中国经济研究主管汪涛告诉记者,6月29日中国A股市场暴跌当天中国宏观经济并无新的动向。总体来看,影响市场走势的主要是年初以来政策紧缩和流动性收紧、银行及其他公司的大规模融资计划,以及房地产行业调控等。而最近几个月,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和国内政策的不确定性成为市场最主要的担忧。

    当然,几位专家都认为,刚公布的制造业PMI印证了订单和生产放缓的趋势。数据显示,6月份PMI指数连续16个月高于50这一强弱分界线,但自4月份开始已连续两个月出现回落。在PMI的11个分项指标中,仅有产成品库存这一项出现上扬。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黔表示,这意味着,伴随着货币环境的正常化和针对房地产市场、地方政府投资活动的政策调控,工业活动增长的动力在稳步放缓。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则认为,各项指标的回落反映了信贷紧缩、恶劣天气、对房价泡沫破灭的担心以及对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等因素的影响。

    事实上,除日本外,7月1日公布的6月份多国制造业PMI都有所下滑,显示制造业复苏动力的减弱:欧元区制造业PMI从55.8下降至55.6,增幅创4个月来新低;美国PMI下滑幅度超预期,从5月份的59.7降至56.2;英国PMI则从5月份的58降至57.5;法国PMI降至54.8,创下近6个月以来的新低。在对中国经济放缓,以及西班牙、英国等欧洲国家削减预算可能损害全球经济复苏的担忧中,本周亚洲、美国和欧洲股市均大幅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6月份中国PMI分项指标——产成品库存于19个月来首次突破50。虽然现在要得出任何具体的结论还为时过早,但孙明春认为,产成品库存的急剧增加值得在未来给予密切关注。他说,得益于旺盛的工业销售,今年迄今库存状况都非常健康。如果发生外需冲击,这会为中国经济提供一定的缓冲。然而,如果产成品库存增长再延续较长一段时间,可能会导致经济在2010年四季度及更远的未来出现波动。

    展望未来,几位专家都认为中国经济将顺利实现“软着陆”、通胀上升但仍较为温和。汪涛预计,今年晚些时候房地产投资和出口增长将会放缓,2010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将降至8.5%左右。但她仍维持2010年和2011年GDP分别增长10%和8.7%、2010年全年平均通胀率3%的预测。孙明春表示,如果中国经济这次下滑没有持续过长时间,就将成为一次良性调整,从而降低经济过热的风险。他继续预期2010年GDP增长10.5%、2011年增长9.8%。王黔预计未来几个月工业活动将温和扩张,基本上与摩根大通对今年剩下时间GDP季环比增速从前几个季度的两位数增长放缓到9%至9.5%的预期一致。

    尽管经济有望实现“软着陆”,汪涛认为经济放缓仍将继续给中国股市带来负面影响。而且,房地产新开工建设和大宗商品需求到今年第四季度将出现同比下跌,而这一点可能尚未充分反映在股价中。

    对于即将公布的6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汪涛预计,随着与刺激政策相关的投资和信贷增长放缓,以及基数效应减退,经济增长将继续放缓,这主要反映在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生产减速上。同时,受中国主要出口市场需求复苏的推动,出口增长仍将保持强劲态势,而进口增速则将随着国内投资的放缓而放缓。在价格走势方面,她预计6月份食品价格将继续环比下跌,但非食品价格的上涨以及去年同期较低的基数将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涨幅略升至3.2%。不过,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增幅将回落至6.5%左右。

 

 

    虽然中国实际存款利率已经为负且继续下降,汪涛仍预计未来几个月内央行不会加息,但年内加息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她说,银行贷款将继续按照政府的既定目标增长,信贷扩张的步伐放缓应有助于将2010年CPI增幅控制在4%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