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常德的寻找
发布时间:2011-11-24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高伟
 我对常德心向往之久矣。

  我是湖北人。常德的口音与湖北非常相近,文化习俗和饮食口味也颇相似。所以常德对我而言,天然有一种亲和性。常德有“桃花源”,读《桃花源记》而思游“桃花源”,是我童年的梦。

  对我而言,向往常德,还有一个我个人的心结。

  我有一个高中时代的女同学,高中毕业后落户到她母亲的故乡常德。提到常德,就会想起那个长着一双丹凤眼的少女。算算我们有31年没有见面了。来到常德,我聊发少年狂,非常想见到她。但偌大一个常德,茫茫人海,如何得见?也许终究是缘分吧,天眼开了,两天前我居然神奇地找到了她。“刘海砍樵”的常德果然是一块美丽而多情的土地。我对常德充满了感恩。我之所以在这里说到这种纯属我个人情感层面的东西,是因为我们在座的都是从事文学写作的,在我看来,这种对31年前记忆的寻找,是生命之中一种共同的美好的情感,而相隔31年漫长岁月之后的重逢,其中的沧桑感,其中的人生况味,都是属于文学的,也是文学创作应该具有的一种人文情怀。

  来之前我对常德所知不多。来了两天,参观了一些地方,我感到,常德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中午休息的时候,我在《丁玲研究》上看到一张照片,是1911年丁玲母亲与向警予等常德速成女子师范诸好友的合影。这让我想起了另外的一张照片。那是去年四月份,为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中国作协组织了“走进红色岁月”的大型作家采风活动。在长沙的新民学会旧址,我看到了墙上的一张旧照片,是1919年冬,蔡和森54岁的母亲葛健豪随儿女一起加入勤工俭学的队伍,远涉重洋赴法国求学时的合影。其中有蔡畅、向警予等12名中国留法女学生。那是一张写满了那个时代历史风云的照片。照片上的人物从装束、姿态到神情,都极具那个时代的人物风采和历史质感,而且每个人的表情都生动地显示了她的人物性格以及她们之间的关系。一张12人的照片,其实就是这群历史人物的人物关系表。记得我当时看了照片特别兴奋,马上喊我身边的湖南的作家林家品过来看,我对他说,有了,你就从这张照片开始吧。林家品正为找不到创作红色题材的突破点而发愁呢,看到这张照片,马上找到了进入历史时间的节点和创作的感觉。采风结束后,老林马上将这个选题申报了中国作协的“重点作品扶持工程”,经过四个月的紧张创作,他完成了长篇小说《蔡和森》。可以说,《蔡和森》的问世,与这次采风之中和这张照片的相遇有莫大的关系。谈这些,我是想说,创作其实就是一种寻找的过程,寻找你要的题材,寻找题材所需的素材和表现方式,找到了,感觉有了,出作品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常德的历史人文资源非常丰富,蕴藏着文学创作的富矿,等待着常德的作家们去寻找、发现和开掘。这里是诞生英雄和传奇的土地,相信这里也应该有书写时代风云的力作与之对应。

  常德人文荟萃,出了许多的名人,像林伯渠、林修梅、翦伯赞等等。但对于常德的文学而言,最最重要的是,常德出了一个丁玲。对常德的文学事业来说,丁玲的意义是无价的。我觉得常德今天的文学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除了市委宣传部领导的重视,文联工作抓得扎实之外,重要的一点就是,常德有很好的文学传统,有强大的文学气场,常德今天的文学发展,其源有自,这个源,就是丁玲。常德的丁玲研究工作近年来开展的很好。但我觉得,对丁玲精神与时俱进地更深地开掘,还有很大的空间。丁玲的一生,是一个年轻女性在追求自由、进步和光明的历程中,逐步成长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历程,是把自己的写作和生命献给革命理想的历程。丁玲的生命历程,其实就是一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可以说是吹响了文化事业改革发展的号角。前不久,我和中国作协的领导,在两天之内,接待了来自江西赣州市委宣传部以及河南开封市委宣传部的两位部长。他们亲自登门,是想邀请中国作协去他们那里建立文学创作基地,希望借助文学的载体和影响,为建设当地的文化环境寻找突破口,以此促进当地的文化事业发展,为地方经济和建设造势扬名。

  据我所知,黑龙江省原来的文学院,现在已经改名为萧红文学院了;茅盾先生的故乡桐乡,已经与中国作协达成了将茅盾文学奖的颁奖地永久地设在乌镇的合作。这些都说明,在这个多媒体时代,一个城市的文化标志是非常重要的,借助文学和文学人物的品牌效应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已经成为许多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的一种自觉选择。

  对常德而言,丁玲以及以丁玲命名的文学奖,是历史留给常德的一个宝贵的文化品牌,是一个可以深度发掘的城市名片。如何充分张扬丁玲的文学旗帜,借助丁玲的影响,做强做大常德的文学事业,进而打造以丁玲文学奖为载体的城市形象,是值得常德从事文化工作的领导和同志深入思考的题目。

  沅江无尽,常德有常。

  祝福常德,能够借助文学的翅膀飞得更高。

  至于我,衷心希望借助文学的名义,今后有更多的机会再来常德,感受常德,亲近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