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常德市农村移风易俗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津市举行。常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丘陵参加并讲话,要求全市各相关单位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有效的举措,不断把民风建设引向深入,不断提升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为全面实施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
会议由常德市副市长龚德汉主持。会议之前,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澧县牌楼村、万兴村和津市市白衣镇、新洲镇4个移风易俗工作现场。牌楼村的余家牌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余家牌坊博物馆陈列着古代先贤传世规训和古今遵家训、重家规、立德成才的优秀典范。万兴村建有占地1300平方米的文化礼堂,包括电影放映室、图书室、老人娱乐室等。新洲镇利用废弃采石场完成了殡仪服务站建设,白衣镇白衣庵把闲置藠果厂建成红喜事集中操办点“五德礼堂”。
会上,胡丘陵提了三点要求:一、深化认识,增强做好移风易俗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移风易俗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移风易俗是完成脱贫攻坚艰巨任务的需要,是集约资源、美化环境的需要,是乡村治理的需要。推进移风易俗有利于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利于发挥各类群众自治组织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形成群众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良性机制。
二、明确任务,加强移风易俗工作的覆盖面和实效性。要有群众期盼的导向。移风易俗是在尊重、传承传统风俗习俗基础上,移的是“歪风”、易的是“低俗”,剔除糟粕,去除陋习,绝不是“一简了之”、“一禁了之”。移风易俗的关键,是教育引导群众改变观念,自觉认同和践行新观点、新风气、新规范;要有群众自发组织。办好农村的事情,既要强调政府指导,更要引导农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尤其要发挥好乡贤能人、党员干部作用;要有契合实际的硬件。要建设好红白喜事集中办理点;要有一套长期坚持的制度。
三、密切配合,增强移风易俗工作的推动力和号召力。明确责任分工。常德市已经建立了乡村文明行动移风易俗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要加强统筹协作,落实责任分工,整合资源力量,齐抓共管、整体发力、形成合力。县乡两级是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责任主体,各区县(市)要出台指导标准,乡镇(街道)要制定操作模板,指导村(居)开展移风易俗工作;要注重方式方法。要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注重发扬民主、征求民意、集聚民智,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调动群众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要营造浓厚氛围。各级宣传部门、各级各类媒体要加大力度,宣传报道各地的典型做法和工作成果,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移风易俗的认同感和参与度,营造浓厚社会氛围。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使移风易俗的宣传进村入户。推出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公益广告,在新闻媒体和各种媒介进行广泛刊播;要严格督导考核。
据介绍,常德市农村移风易俗工作的总体安排是:到2018年底,县级及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全部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及其章程,制定以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村规民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到2019年底,实现“四会一约”行政村全覆盖,结婚彩礼、婚丧喜庆费用等明显下降,农村陈规陋习蔓延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到2020年,移风易俗工作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协调发展,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文明理事的社会风尚基本形成,移风易俗开始成为农民自觉行动,基本实现制度化、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