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大美画卷次第开
(10月16日 湖南日报连版见报)
周勇军 李 飞 柏 润
石门的橘子红了!
石门如害羞的少女,躲在深深武陵山腹地,细数着壶瓶山的变化。
你不知她有多美,“湖南屋脊”的神奇,千年禅宗的境界,度假胜地的怡人,高峡平湖的壮美,在秋天的长空下,五彩斑斓。
(天画罗坪。 王生湘 摄)
青山绿水,处处生机。多年的精心打造,一幅“活力石门、现代石门、生态石门、幸福石门”的七彩画卷在4000平方公里的大地铺展开来,精彩纷呈,蔚为壮观!
潇湘屋脊千峰竞秀,一山还比一山高;潇湘北极九澧奔流,一浪更比一浪阔。
70年披荆斩棘,70年沧桑巨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顺时而为,作出实施“五大战略”、推进“十件大事”的决策部署,提出打造“五个新石门”、建设武陵山片区经济强县的奋斗目标,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绘就了一幅 “石”全“石”美的新时代壮丽画卷——
(现代化、标准化全链式的湘佳食品产业园。贺新初摄)
“核裂变”——脱贫攻坚的“石门样本”
循着秋桂的飘香,在石门县南北镇金河村村部通往白竹山的山路上,遇到了正在指挥硬化道路施工的张忠富。作为石门县文旅广体局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的张忠富对这条海拔1200米、长达19公里的“天路”倾注了太多的心血,“有了这条路,沿途老百姓的土特产、看病就医都能及时走出大山,所以我要始终盯在这里。”
除了修路,工作队还根据当地实际发展野茶、野蜂蜜、中药材等产业,不断拓宽村民增收致富的门路。村民人均收入由2014年不足3000元增加到2018年8000多元。
金河村的变化,是石门县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个缩影。
(石门山鸡,走俏全国。 贺新初 摄)
时光回流。1986年,石门县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贫困县;2011年又被纳入武陵山集中片区特困县。到2014年,全县共有贫困村122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724户82300人,贫困发生率14.4%。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石门县坚持问题导向,倾听人民呼声,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响亮提出了:“悠悠万事,脱贫为大”;一切工作围绕脱贫攻坚,一切工作服从脱贫攻坚,一切工作服务脱贫攻坚;不摘穷帽就摘官帽,不换面貌就换人。
为此,石门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的脱贫攻坚指挥部,实现了县级领导包联乡村、驻村工作队帮扶贫困村、党员干部结对帮联贫困户的“三个全覆盖”。县、乡、村层层签订“军令状”,出台专门的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办法,党建引领和精神文明建设大旗在广袤山乡高高飘扬……
(石门每年举办的柑橘节,鼓起柑农钱袋子。)
弹指一挥间,石门县的脱贫攻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给历史、给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2018年6月下旬,在贫困县退出国家专项检查评估中,石门县综合贫困发生率降到了0.9%,群众认可度达96.48%,错退率、漏评率为零,一举摘掉了“贫困帽”,形成了湖南脱贫攻坚的“石门样本”,被国务院扶贫办作为贫困县脱贫摘帽典型案例研究。
正如石门县委书记谭本仲所言:“脱贫攻坚不能止步,小康建设任重道远。必须举全县之力,聚全民之智,坚持‘四个不摘’‘四个只增不减’,大力推进后扶后帮工作,大力主攻乡村振兴,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役的全面胜利!”
(幸福奔跑。 谭婷 摄)
大跃升——经济活力持续迸发
在湖南愿景装配式建筑新材料石门产业园项目现场,我们看到标准厂房已建设完毕,生产设备正在抓紧装配。据了解,该项目2018年11月签约,项目总投资10.5亿元,规划用地650亩;今年3月开工建设一期,11月一期可试生产。企业负责人介绍,项目二期投产后,产业园将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硅酸钙板生产基地,年缴税金将达到2.2亿元,助力石门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步伐。
愿景新材料的引进,只是石门县大力实施“开放强县、产业立县”战略结出的一个硕果。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谋划着推动着石门洞开满眼春:从1995年开始实施“外力工程”时的引进内资4158万元、利用外资210万美元,到2018年引进利用内资87.6亿元、外资1.2亿美元,石门人民的脑门打开了,石门“山门”洞开了。
(楚江晨曦。 林攸忠 摄)
——现代工业聚集发展。石门培育形成了电力、建材、化工、电子、食品五大支柱产业,2018年总产值178.2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的68.8%;中国大唐集团、华电集团、葛洲坝集团等重点国企央企及正大集团、愿景集团、英皇集团、太平洋建设集团、红星美凯龙、碧桂园等知名企业纷纷入驻石门。截至2018年底,全县规模工业企业达135家,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83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拥有4个中国驰名商标。从1994年石门经济开发区挂牌成立,到2002年跨入“百亿园区”行列、2015年成为全省产城融合示范区、2016年创建成为省级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2017年入选全国农业创业创新园区(基地),石门经济开发区已然成为常德市工业经济的一颗璀璨明珠。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石门培育形成了柑橘、茶叶、烤烟、高山蔬菜、生猪、家禽六大特色支柱产业,有农产品加工企业94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49家、家庭农场208家,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176元增加到2018年的11712元,先后成为中国柑橘之乡、中国名茶之乡、湖南高山蔬菜基地县、湖南烤烟生产重点县、湖南生猪发展大县和湖南家禽养殖大县。特别是柑橘、茶叶这两大拳头农业产业,成为推介石门对外形象的两张靓丽名片:石门柑橘产量由1978年的0.01万吨增加到如今的40万吨,品牌价值达19.2亿元;茶叶产量从1978年的396吨发展到如今的13900吨,“石门银峰”茶叶公共品牌荣登全国区域品牌榜单,品牌价值2.25亿元。
——现代服务业快速起跳。石门是湖南省旅游强县,拥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夹山、国家湿地公园仙阳湖、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罗坪乡长梯隘村、省级旅游名镇壶瓶山镇等一系列国家和省级旅游品牌。2018年,石门又跻身全省县域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13强、社会贡献最优前3位;成为全国第二批森林康养基地试点示范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省电商扶贫先进县、全省金融生态安全区。2018年,该县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37.76亿元,对GDP增长贡献率57.7%。
(壶瓶山生态漂流。)
增福祉——宜居宜业新山城
7月17日,石门夹山大道东延西扩工程正式开工,全长约6.7公里,概算投资约4.4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石门县城区交通压力,进一步拓宽城市发展框架,成为促进石门旅游产业发展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引擎。
夹山大道东延西扩工程的有力推进,是石门县夯实基础建设、强力推进交通建设的一个注释。石门是一个没有高铁、高速、一级公路的县,老百姓对改善交通期盼值很高。石门决策层深深认识到,不抓交通建设,石门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展的瓶颈问题。
2016年,石门提出了“交通先行”的战略部署,开始了交通建设五年大会战。实施完成S308石门至南北镇公路137.1公里等改造升级;沅澧快线二大道(石门段)、新龙公路、九杨公路、太柳公路等竣工通车;成功开行石长动车,全面开工安慈高速;西北环线、周象公路等项目进展顺利;呼南高铁、宜张高速、澧水航道(石门段)和石门千吨级码头等项目前期有序推进,县域东西联通、南北畅行的交通网正在形成。
(国家首批重点职高湘北职专。)
如果将石门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看作人的“手指”,那么,作为“手掌”的县城区的迅猛建设,则集中展示了这种基础设施建设的“力量”。
一组数据说明可以佐证石门城市建设的一年一个新台阶、一年一个新变化:“十二五”末,县城区建成面积1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39.4%,比“十一五”末提高6.6个百分点。2016年,提质改造城区5条主次干道和18条小街小巷,中联重科县域全环境治理项目在全省率先启动。2017年,改造澧滨路、梯云路、黄金路和19条小街小巷,主城区基本实现沥青路面全覆盖。2018年,完成三江路、奉天路、妇联路、双百路改造和澧水三桥主体工程,城区建成面积达2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已达46.9%。2019年,兰园片区、田园片区、东城片区、宝塔片区连片开发步伐加快……
三年前,石门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提出了打造宜居宜业新石门:“要让三五年后的石门,成为湘鄂西边界地区一座环境最优美、空气最清新、城乡最干净,到处都能看到青山绿水、碧湖蓝天,到处都有鸟语花香的宜居宜业新山城。”
(便捷的物流。)
如今,美好的期待已经成了石门人民的幸福生活。
石门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谋发展的执政理念和自觉行动。仅2018年,石门成功创建为湖南省教育强县,被教育部、科技部等5部委认定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圆满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国家卫生县城”复评,获评“全国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全省健康扶贫工作先进县”;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与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7098人;“五化民政”示范县创建得到大力推进,被评为全省第一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县;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有力有效。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石门县70年发生的沧桑巨变,是新中国70年发展辉煌成就的生动缩影,写照着一代代石门人“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担当、特别能奉献”的奋斗历程。
从乡村原野到活力新区,从农业大户到产业新城,从深山穷县到湘西明珠……石门县乘着改革开放之势,用改革为高质量发展破题,用开放为高质量发展拓路,用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增力,书写了壮阔的发展新篇章。今日石门,正逐步成为开放的高地、投资的热土。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石门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