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奇迹背后,是严谨与精细——石门成功处置特大型山体滑坡地质灾害追踪(上)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记者 周勇军 姜鸿丽 通讯员 孙开国
7月21日,阴雨绵绵,石门县西北山区笼罩在云雾中。这天,记者再次驱车,来到该县前不久发生特大型山体滑坡地质灾害的南北镇潘坪村雷家山,见道路两端仍然封闭,临时搭建的帐篷外,交警、路政、乡村干部耐心劝导过往车辆绕道而行。记者在险地踏勘发现,一座巍峨的高山从山顶滑坡,大半壁泥土将近200亩茶园、5栋农宅、1座小型电站冲刷得无影无踪。
(7月22日,石门县南北镇潘坪村雷家山特大型山体滑坡虽已发生半月有余,现场依然满目疮痍。湖南日报记者 唐俊 摄)
正在这里值守的镇党委书记覃浩讲起当时情景,还心有余悸。他定了定神,告诉记者:“这场特大型地质灾害,滑坡土方量达300多万立方米,在石门历史上是第一次,在全省也属罕见。之所以没死一人、没伤一人,得益于高科技的力量,更得益于人的力量。”
北斗卫星功不可没
石门县是地质灾害频发地区,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387处,其中省、常德市重点隐患点就有17处。该县在与地质灾害长期博弈中,不断摸索规律和经验。今年进入主汛期以来,该县未雨绸缪,将主要人力、物力集中部署在各处地质灾害隐患点。
这次能早预防、早防范,北斗卫星功不可没。早在去年8月,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就出资37.95万元,在雷家山区域布设1套北斗基准仪、8套北斗监测仪、3套深部测斜监测仪、1套地下水位监测仪、1套雨量监测仪以及1套宽带卫星通信仪,最终实现地灾因子全维度、高精度数据采集,建立起基于宽带卫星通信的不间断通信链路,搭建北斗地灾监测预警云平台,其系统能基于人工智能分析计算的智能灾变评估预警模型,评估灾变风险和预警,有效提升了地质灾害点防灾监测能力。
(7月22日,南北镇潘坪村一位茶农正在精心打理茶园,她的身后,就是北斗卫星监测仪。湖南日报记者 唐俊 摄)
6月24日11时许,北斗卫星传导的数据显示,南北镇潘坪村雷家山地质灾害隐患点出现异常,监测7号桩水平位移累计变化量为107.5毫米,超过预设警戒线,预警等级为橙色。
这一重大预警信息引起石门县委、县政府重视,也牵动着各级领导的心。省、市领导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一定要把山洪地质灾害防御作为防汛抗灾重中之重,切实做到不伤一人、不死一人。
随即,石门县自然资源局做出反应,总工程师毛云火速安排技术人员赶赴险地,核对数据并评估。加上南北镇国土资源所所长朱秋平连续半个月监测7号桩的数据变化,专家们迅速形成共识:一场不可避免的地质灾害即将发生,燃眉之急是尽快转移周边群众。
转移群众,将群众损失减少到最低,成为第一要务。6月24日当天,南北镇党委、镇政府将所有能投入的力量聚集到这里,不到5小时,就将当地6户20人全部撤离危险区域,并妥善安置。
党员干部险地救生
群众转移了,按理说,有关部门和镇村值守人员可以喘口气了,然而,为做到100%精准,7月2日,南北镇镇长方杰不顾大家劝说,执意带着朱秋平,冒着大雨和滑坡的危险,艰难爬上海拔700多米的山顶,查看地质变化。他们看到山顶多处裂缝越来越大,连滚带爬赶到山下,将测量数据及时上报县自然资源局和公路养护中心,为封堵道路提供了准确依据。
7月6日上午11时许,522省道雷家山段出现10厘米左右下沉。正在县城开会的覃浩闻讯,顾不上吃午饭,连忙赶赴险地,紧急调集人员,将道路两端封闭。
(35千伏的临时线路正在架设中。湖南日报记者 唐俊 摄)
无职党员黄成刚从早上起坚守近10小时,水米未沾。16时许,他爱人张兴敏给他送来饭菜。这时,一些司机赶路心切,抱着侥幸心理想强行通过。无奈之下,张兴敏只好躺在马路上,阻止车辆通行。就在这时,伴随着一阵阵低沉的轰鸣,雷家山特大型山体滑坡发生,300米省道和600米村道坍塌,200亩青翠欲滴的茶园和5栋房屋顷刻间淹没在泥海中。这一刻,时针定格在16时52分。
目睹惊险场景,那些急于赶路的司机目瞪口呆。一位湖北荆州的司机感叹:“若不是这位大嫂(指张兴敏),我们这些人命都没了。”
这场特大型山体滑坡,让当地群众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家离山体滑坡损毁处只有200米的村民邓仕平拉着记者的手说:“如果不是预报早、转移快,不知有多少人成了泥中鬼。党员干部把老百姓的命看得比天大,我们将终身铭记这份恩情。”
7月18日,国家自然资源部武汉地调中心教授级高工徐勇一行,专程来到雷家山地灾现场查勘,他赞叹说:“石门这场特大地质灾害成功避险,没有出现人员伤亡,实属奇迹。他们的做法,值得在全国国土系统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