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第四届翦伯赞教育突出贡献奖获奖人员(团队)事迹简介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根据《常德市翦伯赞教育突出贡献奖评选管理办法》,经单位推荐,各区县(市)教育局初审,常德市专家组评审和考察组实地考察,常德市教育局党组研究,并报常德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审定,马乾凤等16名教师、汤真平等2名校长、石门县第一中学课程建设创新等4个团队荣获第四届翦伯赞教育突出贡献奖。获奖对象姓名及其简介如下:
卓德刚
石门县罗坪乡栗子坪教学点负责人,首届“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获“湖南省最可爱的乡村教师”等荣誉15次。他扎根乡村教育40年,内引外联自力更生筹资近300万,确保了栗子坪教学点没有1名孩子因贫失学,并将其建设成湘西北一流的教学点。
陈淑平
桃源县一中副校长,分管教学教研工作,从教32年,是省特级教师、省高中英语新课改“实验带头人”、省首批中学正高级教师、省正高级教师评审委员会委员,教学、教研、管理等能力突出,教育情怀深厚。
朱福文
临澧县一中正高级数学教师、省特级教师、国培专家、省市两级督学专家、常德市数学学科带头人及市数学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从教25年,主持主研国家省市课题6项,主(参)编著作7部,发表论文100余篇。
连双刚
汉寿县一中思政教师,从教23年,讲课生动幽默,被誉为教学“段子手”。他完善 “五步”“四定”“五备”“六统一”集体备课法,创新 “合作—探究”思政教学模式,主编思政辅导教材4部,发表论文20多篇。
杜媛梅
武陵区工农小学专职音乐教师,省特级教师,常德市小学音乐名师杜媛梅工作室首席名师。倡导“乐”文化,力推“德”教育,有机融合了音乐教学与传统美德。主编、参编著作6部,编排的50多个节目斩获多项大奖。
陈 飚
常德经开区石门桥镇中学正高级语文教师,省芙蓉教学名师评审专家,在乡村任教37年,58岁的他仍是“骨干”。教学风格独特,多次主持省市教研课题,出版教学专著《初中文言文300问》,发表论文20余篇。
董铁舫
鼎城区蔡家岗中学教师,扎根乡村37年,从一名村小代课教师成长为市级骨干教师,连续20多年担任九年级班主任,对学生严管厚爱,教学成绩突出,发表论文10余篇,是常德市首届“乡村红烛奖”获得者。
熊光菊
澧县码头铺镇中学教师,坚守高寒山区,执教36年。她教学能力出众,教研能力突出,时常备课和批改作业到深夜,用爱心架设起师生之间的桥梁,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将顽石炼成真金。
何春贞
湖南幼专附小教师,湖南首位小学正高级教师,多个省级专业委员会负责人、委员和多个国培项目首席专家,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被誉为获奖“专业户”,主编出版21本教材教辅,100余篇论文获奖、发表。
马乾凤
鼎城区尧天坪中学教师, 30年始终奋战在乡村教育一线,长期担任班主任,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积极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将一所山区学校的薄弱学科带到了全区前列,所带班级中考成绩屡创新高。
于建安
安乡县出口洲中学教师,扎根乡村教育25年,担任班主任16年,省首届初中“青年精英教师”、省首届“研究型名师”培养对象,30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其名师工作室辐射引领全县农村学校。
张 敏
汉寿县毛家滩中学教师,乡村从教25年,是公认的教学能手和心理咨询师,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历任多届省、市、县人大代表,致力于为乡镇教师发声,在第十三届省人大会上提出的关爱乡村教师的建议受到广泛关注。
庹国安
津市市一中物理教师,32年不间断担任班主任,从事高三班主任及教学工作16届,辅导上百名学生获得多项奖励,积极参加省级教研课题研究,发表论文20多篇,多次获得省市奖励。
刘红霞
安乡县三星咀中学教师,20余年来,她是乡村孩子的良师益友,她总会出现在最急需的学科教师岗位上,缺哪科、学哪科,教一科、强一科,练成多面手,获得 “湖南省乡村优秀教师”等荣誉。
蒋智萍
鼎城区善卷中学教师,从教28年来,始终用微笑面对学生,致力于教育教学研究,开创的“五步”英语教学法被大力推广,在省、市级报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屡次获得“优秀教师”“教研先进个人”等荣誉。
谢德厚
临澧县丁玲学校教师,一个湘西土家族汉子,恪守对教育的郑重承诺,坚守教育一线26年。从偏远山乡到县城,从普通老师到学校骨干,他初心不改,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享誉临澧的“金牌”班主任。
汤真平
澧县二中校长,中小学高级教师,从教30余年,扎根农村16载,主持、主研国家、省级规划课题6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30余篇。获“湖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其先进事迹被央视等媒体报道。
刘凤霞
安乡县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29年投身特殊教育,用老师加保姆的双重身份呵护“折翼天使”,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持之以恒的坚守。她用千百遍的简单重复,倾尽全部的爱来雕塑这些“残缺的美丽”。
石门县第一中学课程建设创新团队
以“质量立校”为指导思想,牢固树立“课大于天、质量第一”的理念,紧紧围绕“规范管理,服务教学”这一中心,实行精细化管理,狠抓教学常规,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多次以工作坊、工作室为载体,线下教研活动为形式,加强和外校交流,并向外辐射成功经验。
桃源县第一中学情感教育创新团队
致力于服务育人,于一饭一食、一瓢一饮中塑造学生的习惯、人格与情怀,其故事通过媒体传播,全网点击量突破4亿人次。全国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和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工作推进会上的经验推广,教育部校园食品安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的典型发言,诠释了“后勤即感情,食堂是课堂”的真谛。
常德市第四中学德育创新团队
成立于2012年,目前共有22名成员,立足于德育理念科学、德育方法改革、德育活动创新,努力践行“学习有进步,品行无差生”育人目标,在倡导廉洁文化、践行核心价值、评选美德少年、建设家长学校、优化团队共建等德育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获得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常德财经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筹)智能制造团队
坚持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职教之路,拥有2个省级精品专业与示范性特色专业、5门省级精品课程。拥有全国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指导教师、省级黄炎培优秀教师等名优教师6人。主持省市级课题数十项,发表论文近40篇,专利发明近10项,培养制造新军2000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