缕缕书香润世人
——国内最大民办公益书院逸迩阁开办两年记
(此文刊于2020年10月29日《湖南日报》第10版)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周勇军 肖洋桂
在石门,有一座名为“逸迩阁”的书院,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民办公益书院。馆藏书籍50余万册,包括全套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等珍品。
(逸迩阁书院大门。通讯员 周亮 供图。)
逸迩阁书院开办2年来,已从家族支撑转换到社会共养,成了纯粹的公益性书院。缕缕书香,源源不断滋润着世人。
从私人藏书到公益书院
逸迩阁书院坐落在石门县易家渡镇。近日,记者来到这里,发现7层楼高的书院宽敞明亮、布局合理,是个读书的好地方。一楼为借阅区,同时为留守儿童及残障人士开辟阅读区,一些孩子正在认真看书。
最引人注目的是,借阅区书架上标注许多“某某捐赠”专柜专区。“真是出乎意料,现已收到800多批次捐赠,共计10万余册。书院空间有限,很多赠书已没地方陈列。”逸迩阁书院创始人高金平感叹地说。
高金平今年50多岁,从小喜欢读书,酷爱藏书,到2018年创办书院时,私人藏书达40多万册。
“多建一座图书馆,就能让很多人受益。”高金平称,藏书办书院的目的是育人、化人,开始就想力所能及地建一个私家藏书楼,可后来发现,历代藏书楼传不过三代。经与家里人商量,决定创建公益性书院,让书走向社会,福泽一方。
(附近儿童在逸迩阁书院认真读书。通讯员 周亮 供图。)
2018年10月10日,逸迩阁书院正式开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到这个时候,我才理解父亲办公益书院的意义。”高金平的儿子高迩夫说,去年6月,遵义市九旬老干部高海桥将3000余种藏书及文献资料全部捐赠给逸迩阁。半个月后,老人去世。高迩夫说,这批赠书中有当年贺龙带领石门子弟干革命的资料,很珍贵。
从秘不示人到公开交流
逸迩阁书院建成前,高金平从未对外人说起,所藏之书也“秘不示人”。
藏书中,“镇馆之宝”为全套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这是一部史上规模最大的丛书。另外还有商务印书馆组织翻译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和陆续出版的《万有文库》全套,都是稀世珍品。
馆藏书籍品类齐全,数量庞大,目前已达50余万册,包括地方志2万余册、世界学术原著5000多本等。据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家和湖南图书馆专家评估,逸迩阁是目前国内已知的最大民间图书馆。
(逸迩阁书院内藏书种类齐全,数量丰富。通讯员 周亮 供图)
“近期有关部门正在编写《常德英烈传》,想方设法才收集到8册《三湘英烈传》。而这套书共有24册,听说逸迩阁书院收藏了全套,便向我们借阅。”逸迩阁书院副院长吴子衍介绍,逸迩阁收藏了很多珍贵资料,有些已成孤品。
逸迩阁最具特色的收藏为宗教文化类书籍,目前这方面书籍、器物有3万多种,其中水陆画达3000多幅。
除在多楼层设藏书区集中展示外,逸迩阁还开设红色收藏展览馆、学术报告厅、会议室以及专家客房。并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对荆楚文化、湖湘文化、洞庭湖文化等挖掘整理。同时,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教育。
开院以来,逸迩阁已累计接待读者11万余人次,团体活动700多场,“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湖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等在该书院挂牌。
从家族支撑到社会共养
逸迩阁书院由高金平夫妇与其双方家族共同创办,其房屋基础设施及书架均由家族企业无偿提供。而要维持书院正常运转,每年需经费100多万元,仅靠家族力量难以为继。2年来,社会赠书及捐款捐物,成为书院维持下来的重要支撑。
(“镇馆之宝”为全套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 通讯员 周亮 供图)
以前,高金平自掏腰包购书。而今,热心人士将书主动送上门。“我希望多捐赠一些,丰富书院馆藏,减少书院采购书的开支。”云南图书经营者李超然捐书批次最多,已先后13次为书院捐书,共计2000多册。
同时,也有单位捐书捐物。目前,逸迩阁书院还收到有关单位和个人捐款80万元,捐物近万件,其中包括天宫一号、神舟十号对接模型及中国歼-20战机模型、运-20飞机模型等。
“作为一家民办公益机构,逸迩阁书院之所以能越办越好,就是因为得到了大家的共同支持。书院将自始至终坚持公益性质,更好服务社会、服务民众。”高金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