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常德 铿锵城变 上篇·路改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
肇始自公元前277年张若在沅江边筑城,常德城穿越历史的烟云,一路浮沉,一路兴替,现已成为了湘西北地区重要的节点城市。
近年间,“三改四化”成为了常德广大市民口中的热词。常德市的决策者们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大部署和总体要求,按照常德城市发展的现实,审时度势,顶着重重压力,悄然打响了一场“三改四化”的城市建设的攻坚战,掀起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城建新高潮。
暑往秋来,四百多个日夜过去,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常德的广大建设者们用他们勤劳和智慧,大手笔地勾勒出了一幅都市桃花源的旖旎风光。大美常德,铿锵城变,让人刮目相看;水城常德,幸福民生,人们把笑意写在了脸上;绿色常德,智慧城管,城市品位的提升,人性化、智能化的城市管理,让常德阔步迈进了现代化都市的行列。
摄影 周剑平
新常德 新创业 新跨越
借鉴“株洲经验”科学决策城建
2013年2月,省委调整了常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班子。新任市委书记王群、市长周德睿在经过几个月的深入调研考察后,与其他领导一道达成了常德今后一段时期应如何发展的共识,要把常德真正建设成为桃花源里的现代都市,首先必须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上狠下功夫。王群指出,城市是经济的载体,抓城市就是抓经济;抓城市就是抓招商引资;抓城市就是抓改善民生,城市发展是常德又好又快实现新的历史跨越的重要任务。
借鉴株洲成功经验,科学决策城市建设和管理,加速推进常德发展。2013年夏季,常德迈出了城市建设的新步伐。5月6号起,常德市委、市政府选派区县(市)和市直城建、城管相关单位30名负责干部,赴株洲市规划、住建、城管、交警等部门和区县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跟班学习,现场考察了解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近年来,株洲从一个曾经重度污染的工业城市蝶变为一个现代、时尚、活力、大气的明星城市,特别是在株洲经营城市理念、挖掘城市资源、重塑城市文化、树立城市品牌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常德学习和推广。常德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德睿强调“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强调向株洲学习,要结合常德实际,把株洲解放思想、理顺体制、变革机制、市场运作、改善民生的城建城管的先进经验的做法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来。要瞄准常德城市发展定位,提升生态环境优势,着力改善民生,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通过学习和借鉴株洲经验,2013年7月,常德市委、市政府响亮地提出了“着力打造泛湘西北现代化的区域中心城市,推进常德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由省内经济大市向经济强市转变,在本届市委、市政府任期内,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同步翻一番,真正把常德建设成为智慧常德、现代常德、绿色常德、幸福常德”的工作目标。同时作出了在城市建设上狠抓“三改四化”,在城市管理上狠抓“一改四化”的重大决策。“三改四化”即“路改、水改、棚改和绿化、美化、亮化、数字化”,“一改四化”即“改革现行的城市管理体制,实行运营市场化、管理网格化、作业精细化、考核标准化”。
至此,常德市新一轮城市建设的大幕全面开启!
精心组织 有序推进
克服重重困难 强力实施“路改”
城市道路改造是一项地地道道的民生工程,这次常德城市道路改造,主要是实施“白改黑”(对混凝土路面实施沥青改造)和地下管网改造。由于线长面广,需要改造的道路不在少数,其中有些是近两年才改造好的水泥路,这些改造和建设对资金的需求是极大的。加之大规模的城市道路改造工程全面铺开,短时期内会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因而其压力和阻力是可想而知的。面对重重困难,常德市委、市政府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使路改得到有序推进。
在市城区“三改四化”工作中,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指挥部,市委书记王群任政委,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德睿任指挥长,相关市领导分别担任副政委、副指挥长,下设办公室、规划、工程、交通、资金、宣传、督导、群众、综合等一室八组,全市形成了指挥有力、运转高效、有序推进、落实到位的良好指挥体系。
市委书记王群、市长周德睿不分白天黑夜,多次到工程改造现场检查,每月都召开调度会,召集全体相关部门负责人、施工企业负责人集体巡视工地现场,问询进度,指出问题,作出指示,要求用“常德会战”的精神推进“三改四化”工作。19名市领导带领相关单位,分别联系包保了市江北城区的19条主次干道,全力督促施工质量和进度;市委常委、副市长、常务副指挥长卢武福每周一召开“三改四化”的周调度会,督导进度,协调工作,处理矛盾,部署具体任务。并与市辖四区领导、各相关单位、业主单位、施工单位的负责人专项研究,解决具体问题。
指挥部办公室坚持每日两次调度,每晚两次巡查。每天早上8时30分,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并对先天晚上巡查的路改质量安全情况进行通报,协调研究具体工作问题,立即给予回复,限时落实到位。每天下午4点半,召开施工现场情况碰头会,由市住建局包路段的负责人汇报现场施工情况,市质安处汇报质安监督情况。市住建局全体班子成员轮流排班,每天晚上巡查市城区每一条改造的主次干道,重点督导进度安排、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情况。市住建局下属单位市公用局分成若干个小组,每天晚上巡查道路改造中的路口接顺、人行道铺装、管线入地、盲道系统建设等工作情况。对工程进展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多次召开质量安全问题分析整改会议、现场调度会、施工组织调度会、路改工程交流会,要求各行业主管单位、业主、施工企业必须严把质量关、工艺关。指挥部办公室还加大现场检查,督导文明施工,并针对路改的各个环节制定了《路改工程文明施工评比办法》,定期对所有路改工程进行文明施工评比。市住建局执法支队、市质安处就文明施工、质量安全动态检测中的问题,下达联系单800多份,其中整改通知665份,返工通知279份,停工通知27份,对搅拌站下达整改通知8份,全部及时整改到位,确保了“路改”质量的落实。
乐于奉献 实干兴城
发扬“会战精神” 创造常德速度
1943年的“常德会战”是中华抗日史上的不朽篇章,“常德会战”精神也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常德民众不畏艰难、勇于奋斗的精神力量。在“路改”中,为了建设更加美好幸福地常德,无数的建设者们面对着巨大的困难和艰辛,发挥“常德会战”精神,他们乐于奉献、实干兴城,在这片热土上挥洒着泪水和汗水。
市直分管部门负责人把“路改”工作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为广大建设者树立了好的榜样。常德市“三改四化”副指挥长、市城市办主任关建锋身先士卒,穿行于企业单位,问道大街小巷;每天行走的路程都在50公里以上,每天工作时间都在十五、六个小时。在“路改”进场之前,市规划局局长张国政领取了数百个规划任务,为此,市规划局集结了500多名设计师的团队,租了一层办公楼,夜以继日地赶工,在短短2个月内完成了3年的规划量,如期向市委、市政府,向全体市民交上了一份优异的画卷。在“路改”过程中,市住建局局长戴君耀把住建系统的办公室搬到了现场,把207条道路分解到每一个班子、科室、科员,坚持日夜调度;在城区交通压力最大的10月,市交警支队支队长邱兵泉率领从7个县(市)抽调组成的500多名警力,无论是上班时的清晨到深夜,还是节假日里的天晴下雨,都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在“路改”的质量验收阶段,市质安处主任伍和平与省检测中心的专家一起,踏遍每一条破土的道路,检测有隐患的角落……
谢军圣是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法制科的副科长。“路改”工程全面铺开后,他被抽离到滨湖公园路口负责,维护该路口的交通秩序。在烈日长时间的照射下,谢军圣的脸庞变得黝黑。刚上路执勤的几天,火一样的骄阳烤得他汗珠不停从脸颊滚落,身上的警服被汗水浸透后沾着灰尘变成了灰黄色。无论烈日当头,还是下着倾盆大雨,从上午7时上路,晚上7时下班,他都是以标准、规范、有力的手势指挥着车流有序行进。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中,谢军圣总是精神抖数,保持着高昂的斗志。
“由于朗州路是进出市中心的咽喉要道,周围又有许多学校和机关,到了上下班高峰,大车小车齐上阵,没有交警的疏导,简直不敢想象,虽然工作很辛苦,但看到道路的畅通,我的心里就会有一种自豪感。”谢军圣说。
彭烈辉,30岁,岳阳人。湖南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选派到常德,对“路改”工程质量进行把关和监督的检测一组的组长。他每天的工作是从早上7时开始到晚上12点才结束。彭烈辉介绍说,每天早上7时,大家起床开始着手准备当天所需的检测设备,按照此前做好的计划,奔赴施工现场开始进行检测工作,现场检测工作完成后,回到所驻地基本是晚上八九时了,还需对当天的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形成检测报告,用以第二天对指挥部进行汇报。这些工作完成之后,大家还要聚在一起,对第二天的工作进行安排计划。到此,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就这样,彭烈辉和他的同事们每天穿行于“路改”工地一线。
汉寿太子庙的陈爱华,是一位刚从长沙打工回到常德的工地管理员。在“路改”工地上,陈爱华除了平时对工地进行清扫,还要做一些工程上的“杂活”。据介绍陈爱华做得最多的是在路面上钻孔,专业上叫打孔灌浆,就是将水泥通过这些孔灌下去,以牢固地基。像这样的孔,陈爱华已记不清他究竟钻了多少个。留存在陈爱华记忆中最深的,就是去年夏天头顶毒辣的太阳,人站在水泥路上施工,地面温度远比空气温度高,每天下工,脚底板都会长出几个水泡。在陈爱华眼里,修路是好事,这些年在外地打工的经历,让他习惯了城市的变迁,看着外地的城市一天天地变美,他从内心希望自己的家乡有朝一日也能焕然一新。
在江南城区“三改四化”建设的工程中,“路改”供水管更换是由区自来水公司负责施工。该公司在岗人员170多人,有近100人上了“路改”的前线。路修到哪里,符合国际标准的球墨铸铁供水管就埋到哪里。江南城区的供水管已更换60%以上,主干供水管网达160公里,分支供水管网达500公里。施工挖破供水管的事经常发生。“路改”前,每天最多抢修三四次水管,“路改”开始后每天抢修水管不下百次。2013年9月20日凌晨1时20分,建新路老主水管被挖机啃了个碗口大的洞,喷溅的水柱三四米高,10来分钟就把近百米长的路基淹了一半深。如果不及时抢修,整条路都有可能因被淹而推迟施工。在区供水公司总经理李新国的带领下,区自来水抢修队10分钟就赶到现场控制住了缺口,经过90分钟的抢修终于将缺口补上。
回首“路改”走过的历程,我们似乎明白,不是哪一个楷模能给予我们热血,最能让我们沸腾起来的,是每一个建设者本身。在“路改”中,广大建设者们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创造了“常德速度”,他们用钢铁般的意志和史无前例的开拓精神擎动着常德昂首前行。
大美毕现 成绩斐然
群众欢天喜地 道路宽广靓丽
“你看现在的路铺好了,又平整又干净,好的环境真的让人心情舒畅。”这是在常德市朗州路市一中门口日用品超市的经营户张胜华发自内心的感慨。他说:“市一中的门前这个路口人流量大,马路西边是中学、东边是小学,每天上学放学时间又正好是上下班的高峰期,车流量也很大,看到学生经过马路时,我真是提心吊胆。现在修了过街的彩虹桥,人和车完全被隔开了,不光是便捷,更重要的是安全了。”
时光荏苒,又是一年。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路改”,常德市“一城四区”207条主次干道和小街小巷全部改为沥青路面,总长度156.8公里,总面积246.9万平方米,地下管网基本配套畅通。总长度加起来有512公里。在沅安路地下管网改造中,常德市采用了2.2米的大型钢筋水泥管里套小管的方式进行雨污分流。从此,这座城市拥有了一颗“健康的良心”。在今年7月下旬的暴雨来袭时,创造了城区连续下雨7天无积水的新纪录,截止今年九月常德市城区主干道上的四座大桥(柏园桥、武陵桥、穿紫桥、七里桥)全部新建改造竣工,顺利通车。
与此同时,常德城区“城市家具”广告牌、路牌、垃圾箱、配电箱、报刊亭、行人座椅、消防栓等得到全面整理更新。公交优先、路口优先,在常德城区几条主干道上,十字路口的环岛全部进行了废除改造,在武陵阁广场新建了一个大型的地下停车场,整个城市道路显得更加美观、通畅。
在“路改”中,常德市还对城市绿化带进行了改造,在武陵大道、洞庭大道建设了公交专线,保留了路中间的绿化带,取消了停车带。对路灯、上下水管网、管道燃气、强电弱电的管线设施分类进行了同步改造,为城市提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向常德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常德新观察:路在脚下延伸
走进常德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首先是城市的道路。
在新一届常德市委、市政府“新常德、新创业”的有力决策下,“三改四化”总动员,一场城市道路、桥梁提质改造轰轰烈烈展开,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常德再次改变了模样。
常德城建史上最大的投资项目之一,同时也是我省首次采用快速公交、自行车专用道、绿化生态景观带、地下综合管沟、新型绿色第三代节能LED照明和智能交通六大创新设计的常德大道改扩建工程全线贯通。70米宽的道路,改建成沥青混凝土的路面和6米宽的隔离绿化带,这样不仅使车子行驶舒坦,人们对公交的概念有了一次大的改观。
以常德大道、朗州路为代表的一批主干路网建成通车后,拉开了城区道路的新格局,随着桃花源大道(北)、沅江西大桥、桃花源路暨机场快速路、长庚路、紫菱西路、滨湖西路、洞庭大道西延线、竹叶路、高泗路、金丹路、高泗西路、杨桥河路、常德大道西延线、沾天湖环道、万寿路、太阳大道、月亮大道和环道西延、万寿路西延、月亮大道西延、太阳大道南延、岩子堰路、泉水路这些承载城市生长的“动脉”的建设,不仅使城市内环线的交通更为便捷,而且还带动了鼎城、德山、柳叶湖等区的同步发展。
在常德城市外围,长常、常张、常吉高速公路已全线通车,东常、常安、岳常高速也已陆续通车,环绕市城区80公里高速公路环即将建成。
按照构建现代化、立体化交通运输体系的要求,常德市委、市政府正着力抓好安慈高速的开工建设,大力推进国省干道路网改造,实现到周边城市2小时通勤圈,市到县全部通高速;抓紧石长铁路复线建设,推动黔张常、常岳九、长益常等铁路建设;推进桃花源机场4D级改造,完善主城区的路网体系,重点是加快洞庭大道东拓至芦荻山、柳叶大道西延至河洑山、桃花源路南下至机场、朗州路北上至太阳山的建设;启动皂果路过江隧道的建设,形成城市东西南北“四张大门”和东西柳叶大道、南北皂果路-阳明路两条轴线。同时,统筹推进太阳大道、金丹路、善卷路、桃林大道等骨干道路建设。常德市作为交通枢纽城市的格局逐步显现。
作为常德市中心城区主干道的皂果路、武陵大道、朗州路、沅安路、人民路、建设路、洞庭大道、柳叶大道在“三改四化”工程的改造下都已面貌一新,成为了常德人的自豪和骄傲。
一条条道路的改造、规划与修建,让城市无限外扩、架构清晰,让城市的居民感受了舒适和便捷。
“只有老百姓满意 我才满意”
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关注常德“三改四化”工作
“要坚持以人为本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科学规划、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和民生等重点项目的建设,更加注重潜绩,以老百姓满意作为检验标准。”这是2014年元月中旬省委书记徐守盛在考察常德“三改四化”工程沅安路和武陵大道路改、美化工程建设现场时,对常德市委、市政府几大家领导提出的殷切希望。徐守盛还说 :“你们的路改做得怎么样,我说好还不行,得老百姓说好才算数。我们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目的是为了方便老百姓出行,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环境,一定要以人为本。只有老百姓满意,我才满意。”省委书记的亲切关怀给常德“三改四化”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
2014年,4月9号至10号,副省长张剑飞率省政府办公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来常,调研我市新型城镇化工作。先后察看了市城区武陵阁地下停车场、葫芦口棚户区改造、落路口棚户区改造现场,并实地感受了沾天湖南岸常德植物走廊优美的绿化、白马湖公园五彩斑斓的夜景和常德快速公交的快捷便利。张剑飞高度评价了我市去年来大力开展城市建设改造,尤其是强力推进“三改四化”所取得的成效。他说,看了常德城区水改、路改、棚改现场我感到非常高兴,常德“三改四化”带来的效果的确“百闻不如一见”。
7月6日至7日,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常德市召开。省领导徐守盛、杜家毫、孙金龙、李微微、陈肇雄、韩永文、易炼红、张文雄、陈君文、盛茂林、张硕辅、张剑飞、杨维刚等参观了常德“三改四化”工程现场,常德市介绍了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经验,大家一致认为常德近两年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感受到了常德市民从内心流露出的欣喜和感动。“三改四化”真正成为了造福常德大众的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