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鲍秀兰诊室
早期教育最好从新生儿开始
鲍秀兰 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从事儿科临床工作5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窒息儿和早产儿早期干预、预防和减轻婴幼儿的智力低下和脑瘫发生。
中国有句古话,3岁看大,7岁看老。这是有科学依据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现在有条件将0~3岁早期教育提到日程上来了。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中关于儿童与教育部分中指明:“为0~3岁儿童及家庭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指导。”
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认识到新生儿有非常奇妙的能力,所以产生了从新生儿开始进行早期教育的研究想法,通过从出生以后指导家长,按照婴幼儿智能发育的规律,促进婴幼儿运动、认知、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等的培养,取得良好的效果,早期教育组的婴幼儿平均心理发育指数比常规育儿组婴幼儿高出8.7分。根据跟踪,这些孩子,后续的发展都很好。20世纪90年代,我又在北京方庄社区进行了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研究,取得更加良好的结果,早期教育组宝宝的智力发育指数,比常规育儿组高19分。通过早期教育的孩子,身体健壮,爱学好问,社会适应能力强,从小有爱心。他们中的孩子有的初上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妈妈说,“你这孩子能力很强,可以直接进中班了。”
为什么教育最好从新生儿开始?
婴幼儿时期是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年龄愈小,发展愈快。在3岁以下,特别是在0~1岁,小儿的智能发展日新月异。
孩子的智能发展的基础是大脑,生后头几年是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新生儿脑重370克,6个月时为700克,约为出生时的2倍(占成人脑重的50%),2岁时为3倍(成人的3/4),4岁时脑重为出生时的4倍,已与成人接近,但体重仅为成人的27%,因此,大脑是先发育的。人脑中的神经细胞增殖期是从妊娠头3个月至生后1岁,过了此时期,神经细胞不再复制或再生。而维持神经细胞的营养、传导等支持细胞的增殖是从妊娠后期延续至生后2岁。
人的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学习能力是有关键期的。什么是关键期?它是指某种知识或行为经验,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易获得和形成的时期,错过这个时期,就不能获得或达不到最高的水平。
早期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丰富环境的教育活动,按照婴幼儿运动、智能和情绪发育的规律,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早期教育是以家庭为中心,父母为第一责任人,早期教育工作者将婴幼儿运动、智能和情绪发育的规律知识教给家长,指导家长用丰富的活动,用科学的方法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
早期教育应注意什么?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茅于燕老师下面的指导意见很重要。
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早期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早地开发孩子的潜力,使孩子在各方面的才能都得到充分发展,而不是要使孩子尽早地掌握某种知识或技能。例如,早期教育的过程中选用音乐、数字或文字为教育材料,其目的只是以此为媒介,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早期刺激机会,促进孩子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充分发育,提高孩子接受外界信息的速度和深度,却不是为了让孩子提前学习某些可以量化的知识和技能。
父母要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父母在实施早期教育之前,应该了解婴幼儿智能发育的规律,如什么时候宝宝会翻身、坐、爬、站和走,什么时候会认人和学说话,什么时候会伸手抓东西等等。按照发育规律,提前一个月左右,促进宝宝这种能力的发展,如5~6个月宝宝会坐,那么4个月的时候就开始让宝宝练习坐一坐。
要以能使孩子感到愉快为主。早期教育只是成人的理解,在孩子看来都只是丰富生活的活动而已。换句话说,在实施早期教育时不能让孩子感到有任何负担和压力,不能让孩子觉得那是一件非做不可的事。当然,如果这种学习成了习惯,孩子就会自觉地认为那是一件非做不可的事。
早期教育不仅是为了开发智力,主要任务是培养良好的个性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孩子将来成为能为社会接受,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不能急于求成。早期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收效可能是缓慢的。做父母的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千万不能今天对孩子进行教育,明天就希望能看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