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你不理解父母在收藏旧物中获得的满足
发布时间:2016-12-02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王秀宁

50后、60后的父母,似乎都有一个共性——舍不得丢弃旧的、坏了的东西。他们经常有一些奇怪举动:一个东西坏了,哪怕已经添置了新的,他们也不会把坏的马上扔掉,而会把它修好继续用,新东西则放着待命。

前几日,我发现母亲的围裙“看起来很脏”。仔细一看,原来涂有一些黑色的东西,用手抹一下,却没有脏污。因为视觉上不能接受,我还是把围裙扔了。不想,母亲发现后非常激动,不但狠狠指责了我一通,还把垃圾袋里的围裙捡了出来。我很好奇,因为去年我就给她买过一个很喜兴的大红围裙。我问母亲为什么不用那块围裙,她的回答是:“等搬到新家再用!”

这样的戏时常上演。同样在最近,我决定下一次厨,做一顿“新鲜样儿”的。我开始配菜时,发现砧板已经十分破旧,我就问母亲是否还有新的。母亲很高兴我下厨,于是愉快地表示还有一块新的,正好拿来用。一问,新砧板是去年买的。

家里的水果刀,看起来有五六把,但是真正好用的一把也没有。当我为此抱怨的时候,母亲拿出了一个半自动削苹果器。然而,这款看起来十分“高级”的水果刀,因为放了长达10年,拿出来后才发现没法用了。

围裙已被捡回,开裂的砧板和坏了的“新水果刀”是否被丢弃,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楼下柴间里堆着无数杂物,里面绝大多数都是旧的、坏了的东西。县城老式的商品房,往往会在一楼配储物间,俗称“柴间”。在我家15平方米的柴间里,堆着乱七八糟的东西,几十双旧鞋子,几十个旧纸箱,十几袋木炭,以及一副石磨,不一而足。

可以说,整个柴间就是一个小型收购站。父母结婚近40年,两个人虽然时有拌嘴,但是对待旧物却有着惊人的一致。父亲经常告诉我这辆自行车是1986年买的,那台电扇是1989年的,这个收音机是1997年的。

尽管父母住在楼上,但柴间对他们的意义是非凡的。每当子女需要一个纸箱或者其它小物件时,他们总能从柴间里找出破旧但可以勉强应付的东西。柴间让父母获得了一种满足,甚至是他们的精神栖息地。

对旧物的恋恋不舍,对新东西习惯性闲置,这种心智模式的来源,当然可以追溯到他们贫困的青少年时期。父亲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七八岁的时候遇上了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他终生难忘吃野菜、树根导致便秘的经历。小学时,他弄坏了学校的一个篮球,赔偿价格高达5元。爷爷去学校赔付后,对父亲表达的愤怒也让他饱尝贫困的艰辛。

这些我们完全无法想象也无法复制的生活经历,导致父母那一代人对旧物的珍惜几乎达到了今天的我们觉得“病态”的地步。我们的温饱问题早就不在话下,但父母购买一些“大物件”,依旧抱着能用上很多年的心理期待。比如对电脑这种年轻人眼中的快速消耗品,他们觉得用了5年就扔掉实在太不可思议。久而久之,柴间的功能被发挥到极致,他们也养成了使用旧物和收藏旧物的习惯。可以说,他们拥有的就是一种废品收购站员工的人格。

我不清楚家里的东西要积累到什么样的地步,父母才会真正做一次大清理。也许就像母亲所说的,等搬到了新房,就会来一次大清理。但是,在这种人格支配下,新房子里就一定可以实现新旧物品的有序交替吗?一次搬家,可以让他们的废品收购站员工的人格发生大转变吗?对此,我抱有十二分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