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为政首,粮安天下。桃源县漳江街道坚决扛牢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政治责任,把夯实粮食生产工作作为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集中各种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唱好“五部曲”,奏响了粮食生产的“主旋律”,全力确保粮食安全和稳定耕地面积。
(党工委书记康少兵督导粮食生产春耕备耕工作落实情况。)
唱强“前奏曲”,营造“耕”的氛围。街道多层次宣传发动,重点突出“十个讲清楚”,在18个涉农村居综合采取屋场会、户主会、“村村响”广播、网格微信群等方式,将禁止耕地抛荒、防止耕地“非粮化”、备好早稻育秧等政策学习到位、宣讲到位,让群众既知道“是什么”,又知道“怎么做”,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街道将县布置的早稻集中育秧面积425亩,集中育秧大田面积8500亩及早稻生产扩面面积4万亩任务数分解到村、到组,落实到种粮大户、到田间丘块。街道将县下达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落实到村、组、户、田,层层签订承诺书、责任状。截至目前,街道已完成早稻集中育秧面积541亩,确保大田种植面积10820亩,大田翻耕率达到95%以上。
(集中育秧中心。)
(党工委书记康少兵督导查看延泉村粮食生产备种备肥落实情况。)
唱响“保障曲”,写好“稻”的文章。街道迅速启动建设海螺山、和谐、桐木港、高岩、高桥、金旺、金凤、金雁、延泉9个高标准育秧中心,推进良种培育,保障高质量秧苗。在县配备1.8万公斤早稻种子的前提下,街道提前谋划,采购种子7.5万公斤(其中杂交种子3万公斤,常规稻种子4.5万公斤),种粮大户及群众自购种子10万公斤,全街道备肥1000吨。街道以培育大户为抓手,综合施策,从小户分种向大户集中,逐步走上规模化发展之路;种粮任务落实情况最好的3个大户,除了上级的奖励和补贴,街道还追加奖励每户1万元。截至目前,已培育1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47户,流转面积达2.2万亩。
(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郭兴华督导查看高桥村粮食生产大田翻耕落实情况。)
唱欢“示范曲”,做足“比”的功课。街道采取“五统一”模式,建立三个示范点,在高桥、高岩村建立约5000亩县级领导双季稻粮食生产示范片(其中高岩核心区2000亩);在和谐、金凤村各建立1000亩的书记、主任双季稻示范片(核心区500亩)。各村居将党史教育与粮食生产工作相结合,开展“我是党员我承诺”“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党员带头在承诺书上签字,主动为民服务解难题,带头种好责任田。街道联村干部与联村干部比、村居与村居比、种粮大户与种粮大户比,掀起了“比、学、赶”的热潮。
唱实“调研曲”,畅通“堵”的难点。街道开展抛荒耕地大清查,登记抛荒耕地情况,分村组召开户主会,摸清农户种植意愿,建立管理台账,做到心中有数。针对群众不愿种植双季稻,街道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调研,了解到因群众家中缺劳力、稻田不肥沃再生稻出苗率低等问题后,采取集中流转、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科技指导等专家“坐诊”方式,一一化解群众的担心和顾虑,群众都积极配合,确保耕地不抛荒。街道成立农技专家服务队,围绕春耕备耕推介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组成农机服务队,举办农机操作、维修、保养现场培训会,配备旋耕机22台、插秧机3台、拋秧机3台,为春耕备耕提供技术支撑。
(无人机巡查现场及效果。)
唱正“督导曲”,筑牢“常”的机制。街道专门成立两个督察组,进行暗访督查,并自筹3万元购买一台无人机,用于科技督查,形成“全方位、无死角、天上地下共同巡查”的工作模式,为粮食生产、耕地抛荒整治插上“翅膀”。街道每晚召开“一日一调度”分析研判会,分析督查情况、下发整改通报、点村点户提出具体整改措施。结合督查情况与考核细则对村居进行排名,总成绩排名前三名的,分别予以5、4、3万元的资金奖励;排名后三的,视工作情况给予组织处理,并予以扣除责任金3、2、1万元;排名最后一名且未完成粮食生产任务的村居党组织书记予以免职处理;对于连片抛荒2亩以上的党组织书记予以免职处理,并按1000元/亩的标准扣除村居责任金。(燕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