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的“石门样本”(之五)
作为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石门以99.5的高分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排名全省第二——
锁定“每一个” 建好“每一所”
晚霞将夹山镇点缀得格外妖娆。
全国人大代表、石门县雁池乡苏市完全学校校长王怀军常常为孩子们补课。对学生充满慈爱的她被誉为“大山里的妈妈老师”。
书法家为大山里的孩子们送来书法课。
石门县皂市镇中心学校“义务送教小分队”的教职工轮流为患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初二学生杨帆义务送教。 周勇军 摄
石门县教育扶贫捐资助学活动解决了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
易继文 卜 云 李 飞 胡红霞
今年4月,常德市人大“一法一条例”督查组督查结果显示,石门县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小学六年巩固率100%,初中三年巩固率99.56%,“三残”儿童入学率达96.1%——这是石门县教育扶贫带来的公平效应。
8月,石门一中传来喜讯,1370人参加高考,二本及以上上线1258人,其中17人分别被北大、清华录取——这是教育扶贫带来的质量效应。
作为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石门是如何实现这些历史性突破的呢?
扶贫助学 一个不漏
家住澧县甘溪镇马溪村的皮碧成,就读于石门县三圣乡完全小学,却领到了石门县发放的500元生活补助和湖南大学网球俱乐部公益行活动的1500元捐款。
像皮碧成这样外县市在石门县就读的贫困生,也能享受石门扶贫助学的相关政策,这是该县千方百计不漏掉一位贫困学生的一个缩影。
当问及扶贫助学如何做到“一个不漏”时,石门县教育局扶贫助学工作人员唐纯党详细介绍了该县的“三步精准”工作法。
第一步,精准摸排。比对县公安局户籍系统、县教育局学籍系统、县扶贫办贫困人口信息系统的3个系统数据,初步确定贫困学生。
第二步,精准识别。县内进村入户“地毯式”核查,县外函来函往“鸡毛信”找人。2018年3月,石门县组织5000名教师开展“家访”大行动,他们深入到全县27个乡镇(街道),在村组干部的指引下,每户送一份《教育扶贫明白卡》,一对一核对姓名、身份证,再按后盾单位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村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分别签字,村党支部、乡镇街道党委分别盖章的“三签字两盖章”要求,锁定“四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1890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0542人。
家访中发现,部分学生的户籍、学籍并不都在本县,衍生出“石门户籍+外县学籍”和“外县户籍+石门学籍”两种特殊情况。
这两类情况管不管?助不助?怎么管?怎么助?当年的“鸡毛信”登场了。
三圣乡完小校长廖千千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按照户籍信息,辖区内有个叫刘萌的建档立卡女生,7岁,家住该乡两河村,但学校没有这个人。学校进村入户核查,得知她跟着广东打工的家长,随迁就读在东莞新城小学。廖千千立即与当地教育局联系,发函询问刘萌的资助情况。当得知刘萌没有受到资助时,学校立即按照石门县教育局资助中心的“同学段同标准”进行资助,远在千里之外的刘萌,领到了500元生活补贴。
仅2018年春季,石门县采取“鸡毛信”找人方式,发出信函、拨打电话,寻找到2894名“石门户籍+外县学籍”和234名“外县户籍+石门学籍”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的信息,发放补助资金110多万元。
第三步,精准资助。做好“两免一补”等规定动作,打好“奖、贷、助、补、免”等组合拳。2014年来,全县累计资助贫困学生59万多人次,资金达1.65亿元。
精准资助,最得意的是自选动作。石门县增设了“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补交通费、免教辅资料费,将幼儿园入园补助和高中助学金资助面提高5%,为义务教育阶段非寄宿生补助生活费”等本土资助政策,扩大了扶助面,坚决不漏掉一个贫困孩子,补齐了资助“天窗”。
精准资助,最成功的是县教育基金会的运作。基金会每年组织现场募捐活动,针对贫困学生开展“圆梦行动”和“育才行动”。4年来,兜底发放助学资金1695万元,资助贫困学子24580人次,帮助2315名大学新生圆了大学梦。今年,基金会获评5A等级社会组织,成为全省首批具有公开募集资格的慈善组织。5月29日,基金会开通网络募捐渠道,打开学生资助方便之门。
精准资助,最暖人心的是“一对一”帮扶。全县开展财政供养人员“一对一”帮扶活动,10542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都有了自己的“城里亲戚”。
控辍保学 一个不少
“辍学,既可能毁了孩子的前程,又可能产生未来的贫困。杜绝辍学现象,斩断贫困链条,关键要落实‘四包一’举措。”石门县政府副县长宋雨泓认为。
所谓“四包一”,就是一位学校领导、一位班主任或教师、一位乡镇(街道)负责人、一位村居(社区)负责人包保一名辍学学生劝返工作。
新铺镇开化寺村女生杨梅,初三读完第一学期后,随亲戚赴广东打工。石门县新铺镇燕子山中学原校长夏清波打电话,加微信,一步步做通其思想工作。村支部书记张先元特意前往广东劝杨梅回家读书。为了打消杨梅的顾虑,他不仅自己补贴了杨梅一个月工资,还承诺初中毕业后给她介绍工作。杨梅终于回到家乡,完成了初中学业。
2017年,全县排查出疑似辍学学生17名,包保人员进村居,访家庭,赴广州,奔潮州劝学,17名学生全部返校就读。
“劝返”只是权宜之计,“留人”才是长久之策。
针对辍学学生多为留守儿童这一现实,石门县对症下药,建立“四位一体”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政府投资建设了20多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学校每年优先为贫困学生家庭提供后勤岗位约500个,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的产生。社会爱心群体在贫困村举行“心手相牵,爱暖童心”等主题活动,点亮留守儿童一个个“微心愿”。
石门“义务送教小分队”的故事感人至深。皂市镇中心学校的10位教职员工,从2017年9月开始,每周星期四,轮流为15岁因患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初二学生杨帆义务送教,送去知识,送去温暖,送去对抗病魔的勇气。“义务送教小分队”得到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的两度亲笔题词,并荣登中国好人榜。
仅2018年,全县就有上百名教师,为94名因病因残不能在校就读的孩子送教1400多次。
助校帮学 一个不落
职校、薄弱学校、麻雀学校是石门基层教育的短板,该县实施职教计划,集团化办学、教师支教等多手段并举,取长补短。
湘北职专易地新建工程,就是石门县政府的“大手笔”。经过一年多建设,投资5.5亿元、征地500亩、预设100个教学班、容纳学生5000人的新校区,如今在石门县经济开发区拔地而起。学校与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建立“2+3”办学模式,新增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一体化、农艺等专业,更好地培养贫困学子,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形成了“职教一人,全家脱贫”的职教扶贫效应。
“读湘北职专,既好升学,又好就业。”这是夹山镇三板桥村贺良杰的真实感受。6年前,他选择湘北职专,再入湖南师范大学深造,毕业后月薪达5000多元。今年,他又建议堂妹贺雅文选择了湘北职专。
2017年8月21日,石门县第二完全小学教育集团龙凤校区正式揭牌,标志着该县迈开集团化办学第一步。
笔者来到龙凤校区,执行校长罗功双介绍,组建教育集团之前的2016年,龙凤小学一年级新生只招到8人,全校只有23名学生,面临撤并。石门县二完小按照学校管理、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经费管理“四个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为龙凤校区选派了4名骨干教师,援资近60万元援建了学校花园、运动场、“班班通”教室。2017年秋季,龙凤校区招收一年级新生多达43人,一举打破了生源瓶颈。社区居民陈永明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立马把8岁的儿子从城区学校转了回来。
这种办学模式有效破解了“城区学校挤、城郊学校空”的尴尬处境。随后,五完小教育集团、石门四中教育集团相继组建。未来三年,石门县每个乡镇都将办好1个教育集团,提高薄弱学校教育质量。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石门县磨市镇黄花教学点这只“麻雀学校”飞进了中央电视台,引发“麻雀学校”关注热。
为了让“小麻雀”听到歌声,石门县启动市、县、镇“三级支教”模式,每年接收常德市教育局选派的“三区支教”教师20人左右,县教育局再从县城区选派教师20人左右,各乡镇中心学校根据辖区内学校实际,选派骨干教师支教。100多名支教教师帮助“麻雀学校”开齐了音乐、英语等课程,为山乡“麻雀学校”带来了城市学校才有的活力。
磨市镇九伙坪完小的谭婷婷老师,一个人就负责了3个教学点的支教工作,她每天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谈到自己的支教心得,她动情地说:“小时候我就是在村里的教学点读小学,我知道孩子们的期盼。”
歌声响起来,“小麻雀”飞回来。大河洲小学、新华教学点、陈家湾小学等“麻雀学校”出现了学生回流潮。五年前,只有1名老师、12名幼儿的罗坪乡栗子坪教学点,如今学生达到了95名。
“这就充分说明,我们已经将优质的教育资源送到了贫困山区孩子的家门口!”石门县教育局局长廖琪宁自豪地说。
教育扶贫,关键在于锁定、帮扶好“每一个”贫困生,建设、管理好“每一所”贫困山区学校。今年2月,石门县被湖南省教育督导委员会认定为“教育强县”。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石门人正在努力兑现这一庄严承诺。(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石门县教育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