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记者蹲点见闻|薛家村:家家有产业,人人有事做
发布时间:2019-05-30   来源:新湖南  作者:李杰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杰

  5月16日,记者走访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时值初夏,村道两旁一片翠绿。车行至该村11组时,山腰茶园传来山歌声。循声望去,几个村民在茶园劳作,云雾缭绕中人影若隐若现。这片茶园的主人叫贺中洪,他告诉记者,他家种了50多亩茶叶,眼下正忙着为二茬茶除草、施肥。

贺中洪在茶园除草。

  贺中洪今年33岁,以前在外打工,一家人勉强糊口。后来听说村里来了一位叫王新法的河北人,带领村民拓垦茶园、改种增收,于是回家种茶叶。“刚开始是2亩,后来扩种到15亩,现在有50多亩。”贺中洪说,传统茶叶每亩年收入三四千元,2015年王新法指导村民改良品种,每亩年收入提高到8000多元。

  “一片茶叶富百家。”薛家村党支部书记覃遵彪介绍,为做大做优茶叶产业,王新法生前结合产业扶贫,以全村1200亩茶叶为基地,大力发展有机茶,创办了湖南五行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了“名誉村长”商标品牌。如今薛家村种茶1500多亩,茶园成了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

  中午,山中云雾散开,站在山腰眺望薛家村,水泥公路绕村进户,村舍整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覃遵彪说,依托绿水青山,近年来,薛家村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了农家乐、餐饮等产业的发展,成为村民脱贫增收的“朝阳产业”。

“山河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村民彭开显以前住在距离村部10多公里的山旮旯里,2016年底享受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在村部旁的集中安置点建了一栋小楼房,第一层自己居住,第二层改造成民宿,用来接待游客。

  “这要感谢‘名誉村长’!”彭开显告诉记者,2014年3月,王新法带领村民将68位红军烈士的遗体集中安葬在村里的六塔山,并命名为“山河圆”。王新法和战友创立的“与民共富军人团队”先后投入70多万元,把“山河圆”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前来开展党性教育的单位一批又一批。

  “今年已接待10多批客人。”彭开显说,他两个儿子都在县城安了家,他家闲置了两间房,他和老伴开了4个床铺,客人住宿,每人每晚收费50元,吃饭、购买茶叶等土特产另算。“上个月,我帮客人弄饭菜,赚了3000多元钱。”彭开显笑着说。

  在薛家村,像彭开显家这样的民宿有30家。近3年来,薛家村以“活动带动、农旅互动、能人推动”方式发展旅游扶贫,村民通过开农家乐、卖农产品、就近打工等实现脱贫增收。“农家乐和民宿,每户年增收可达1万至2万元。”薛家村民宿客服中心负责人张丽告诉记者。

  除了茶叶、旅游,薛家村还探索发展岩蛙养殖等产业。“我们这里泉水清澈透亮,山间环境清幽静谧,很适合养岩蛙。”石门薛家岩蛙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钟吉云说。

第一批岩蛙长势喜人。

  在新建成的岩蛙养殖基地,已投入第一批种苗。“预计可年产商品蛙8万公斤、冷水鱼1.5万公斤,年收入700万元以上。”钟吉云对养殖岩蛙助村民增收信心满满。

  今年25岁的村民侯先明已尝到了甜头,他说:“养岩蛙是一项技术活,我通过培训上岗,成为了养殖场的工人,每月工资4500元。我还把家里空置的一间房用来养殖喂岩蛙的黄粉虫,一年纯收入有1万多元。”

  薛家村的产业,除了茶叶、旅游和岩蛙,还有很多。在村头,记者就遇见了村里养蜂大户沙孝任。“我是在‘名誉村长’王新法的帮助下开始养蜜蜂的,靠养蜂给两个儿子修了房,家里还买了一辆小车。”沙孝任笑呵呵地说,“现在村里家家有产业、人人有事做,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甜蜜。”

  ■蹲点感言

  奋斗精神最重要

  李杰

  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是一个贫困的偏远山村,说起该村脱贫攻坚,不得不提起“名誉村长”王新法。

  倒在扶贫路上的王新法留给该村村民最重要的是一种不屈的奋斗精神。该村不等不靠,大力发展茶叶、旅游、岩蛙等产业,带领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使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是简单地“输血”,而是要大力扶智与扶志,激发群众创业热情和奋斗精神,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以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从而实现稳定脱贫、持久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