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张制作精美、品相完好的红色十元交通银行纸币标注为“中华民国三年印”,正面图案为上海海关旧楼(江海关),图下印有“财政部核定”“凭票即付中华民国币拾元正”字样,印戳为“上海”,右为董事长章,左为总经理章,均为方形篆体印;背面图案为轮船、火车,下方左为寿民英文签字,右为王子崧签字。
“这是目前我所收藏的交行纸币中保存最好的,几乎一点破损都没有,行内称之为‘挺版’。”6月22日,常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曹光红摊开他的纸币收藏本向记者介绍道。
得知本报“百年交行寻根”活动正在进行,记者陆续接到市民报料称:本土收藏家曹光红手头有不少交行民国时期的纸币藏品。
曹光红的另一个身份是常德市收藏协会副会长,从事收藏20多个年头,曾担任过常德晚报“物证常德60年”活动的专家评审。
专家手头果然有好东西。在他的纸币收藏本中,记者看到了不少精美的民国纸币,其中交行发行的就有20多种。“印象最深的是一张面值25元的交行纸币,于民国三十年印制。在长沙偶得,如获至宝。”曹光红回忆。
据了解,交通银行自1908年成立起,就具有国家银行性质,享有纸币发行权。民国元年(1912年),交通银行入属国家银行之列,与中国银行一起被民国政府指定为国家行局,并受特许发行货币。当时,财政部和交通部令交通银行兑换券按中国银行兑换券条例办理,全国铁路、轮船、邮政、海关等一切公私款项一律通用。交通银行的分支机构沿着水陆交通线路和通商口岸迅速开设。与此同时,交通银行向美国钞票公司印制了民国二年版大银元券,加印各地地名,由各地经理副理签字发行。
不过,由于时局动荡,纸币发行中的无政府状态相当明显。当时国家银行,商业、特种银行,外国和中外合办银行,官银号和省、市银行,乃至不少店铺商号均可发行纸币。加上国内生银与中外银元、各省铜元与历代铜钱均于市面混合流通,相互换算极其复杂,并且各地不同。
鉴于币制混乱不利国计民生,国民政府于民国三年颁布《国币条例》。中交两行奉令取消旧币行市,代以国币,交通银行在此情况下,向美国钞票公司印制了民国三年版纸币,于民国四年(1915年)开始发行。这一纸币被后来的收藏行内称为“第五版国币券”。
在交通银行民国时期发行的纸币中,这版纸币自首发起至19世纪40年代初,仍广为流通,几乎贯穿了民国中整个交行发行时期。其流通时间之长,地名与版式之多,流通地域之广,发行量之大,是其他任何一版交行纸币都无法相比的。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交通银行的纸币被指定为法币之一,全国通用。交通银行除添印其他新版纸币外,将全国各行民国三版纸币统一成上海券所用的颜色,称为五版改色通用券,不分区域流通。嗣后,又通令各行将民三版券统一成上海地名发行。文中开头所提的这张交行上海红十元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1942年7月,国民政府公布《统一发行办法》将纸币发行权集中到中央银行。至此,在经历35个春秋,走过一段不平坦的路途之后,交通银行的货币发行最终结束。
■常德晚报记者 徐志雄 肖慧 通讯员 张劲松 皇甫英治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