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河街开街,众多的点赞不期而来。由市政协积极建言,被市委、市政府采纳重现的常德河街,惊现了历史文脉和城市空间的完美融合。我们应凭借常德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将绵延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到复古的建筑物之中,使常德河街真正成为常德一张靓丽的名片!
1、 在非遗展示的内容上应以水为魂。河街的文化,实际上是由船户和水手支撑的水文化、船文化、码头文化,以水为魂应是常德河街的文化特质。可面向全市乃至全国征集与河街文化相关的舞台艺术剧本,用获得非遗项目的表现形式(例如常德丝弦、澧州大鼓等)在河街进行展示,让非遗文化与河街文化完美融合。
2、 在非遗展示的时间上应加大密度。每逢节假日和周末,可让市本级和各区县(市)轮流主导河街的非遗项目,谁主导,谁就是河街文化的守护者。可以由专业文艺院团、非遗保护单位或民间协会、群众文艺团体等组织来执行,由市文化主管单位统一协调组织、分解任务。在春节等重大节庆日采取集中展示制度,让各执行单位抽出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进行集中展示。
3、 在非遗展示的空间上应科学布局。因为开街时间不长,现有门店布局欠缺合理性。建议调整现有布局,以“观”如静态展示的烙画、木雕、石雕、刺绣等;“听”如大鼓、丝弦、民间音乐等;“尝”以常德米粉、擂茶、千张等; “玩”以舞蹈、纸扎、山歌等,几大要素穿插或者归类,按照层层递进的原则,加强河街的非遗文化展示力度。在空间上合理布局,让每一位游客可以更深入体会河街的文化精髓。
首先要对所有招商项目进行“准入论证”,对存在严重同质性的项目实行“优胜劣汰”,对历史景观进行“风貌再造”,预留“文化交流公共区域”,对河街街面进行全方位的“视觉系统打造”。
4、 在非遗展示的组织上应形成合力。非遗保护单位和传承人主要分散于民间,组织上存在一定的非延续性和不可控性,应采用“一体两翼”的组织管理制度。以河街为主体,所有项目统领于河街之下,以“乡愁”为主要识别标志。以“民间”和“官方”为两翼,结合时间和空间上的具体要求,由政府协调成立专门的决策、领导和执行机构,按照“举市战略”,力争三年内将常德河街打造成驰名国内外的常德地标景点和常德非遗的集中展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