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这样的迎检点赞
姜鸿丽
前不久,常德迎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迎检常德大街小巷即没看到突击搞卫生的“人海战术”;十字路口也没有众多戴着“红袖标”的志愿者,吹着口哨疏导人流;“五小门店”也没闭门照常营业。这样的迎检,不搞形式主义,不劳民伤财,就应该值得点赞。
在文明创建初期,常德也象全国其他城市一样,也经历了大动员、大突击“一阵风”的过程。虽然一些干部发点牢骚,市民有些怨言,也可理解。但这种形式,毕竟对当时的文明创建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众所周知,常德是个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多,城镇化率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与工业化城市相比,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更为艰难。然后,常德却在全国中部省份中,第一批摘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并蝉联三届。常德的这种文明创建魄力,不得不令人赞叹。
一个城市的文明在于人的素养。常德独树一帜的文明发展之路,除了丰富文明的内涵,拓展文明的外延,还依靠科技化、制度化、网格化等管理手段,把常态化管理落脚到每个城市细胞和13万个城市部件。同时,把市民的期盼当作努力的方向。
精神是骨骼发育的钙。常德坚持大处着眼,细处入手,强大精神力量,丰润道德滋养,把文明融入生活细节,从培养读书之风、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入手,让文明潜移默化渗透到每个人的细胞,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文明创建,广大市民自然就成为了参与主体。
如今的常德,城市没有栏杆,因为栏杆已经在人的心里。换句话说,文明的种子已深深地根植在了常徳市民的灵魂深处。所以,此次迎检,与往年不同,也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