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河流,滋养着两岸居民,诠释着城市气质,也讲述着时代的故事。
夕阳西下,散步的、遛狗的、观光的,穿紫河畔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条长约17公里的河流,横穿常德市中心城区,30余万居民生活在两岸。
6月13日傍晚,龚德益带着心爱的八哥犬,来到穿紫河边散步,累了就坐在石凳上休息。推着儿童车的廖银秀也坐了下来:“这里环境好,市中心搞得像公园一样!”老人来自江西,这两年过来带1岁多的孙儿。
“以前也没这么好,水是墨黑的。一到热天,站在家中窗户那里都能闻到臭味。”说起穿紫河,55岁的龚德益打开了话匣子。他家住在锦晖佳苑小区,距离穿紫河不到200米。因为天天面对“臭水沟”,家里人曾商量搬离这里;现在环境变好了,即便这块的房价从最初的2000多元涨到了上万元,家人却再没说过搬家的事。
穿紫河的生态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恶化的,部分河道因城市扩张被侵占,生活垃圾和各种污水随意排放。唐代朗州司马刘禹锡在常德写就的《采菱行》中,有诗云:“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鸳翔”。白马湖在上游,下游河流取诗中“紫菱”颜色之意,得名穿紫河。
一河美景无迹可寻,两岸居民苦不堪言。如何重现昔日胜景?
在穿紫河船码头机埠附近,常德市海绵办负责人张杰端起两个装满水的大玻璃瓶,一瓶灰黑浑浊,是“进水”;一瓶清澈透明,是“出水”。
一场夏日暴雨过后,码头上一大片茂盛的芦苇旁,进水口正哗啦啦地往芦苇地里灌水。进来的水黑黑的。张杰说,这些都是雨水和路面污水。这片芦苇就是一个生态滤池,下面填充了天然滤料、松散石块、渗水管、导流管等。泵站将雨污水提上来后,经过蓄留、过滤、渗透后,水变干净了,沿着自然坡度流进了穿紫河。
这是近年常德引进德国先进治污理念,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一处缩影。穿紫河沿岸,改建和新建了6座污水处理泵站、15座雨水泵站;构建生态滤池,两岸长满了用于净化污水的芦苇、菖蒲、席草、美人蕉等植物,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吸”进污水,排出净水。
晚上7时许,华灯初上,穿紫河两岸流光溢彩,如同城市的一根“金腰带”。
大小河街码头,陆续有游客登上“水上巴士”,行驶在夜色如画的穿紫河上。沿线河道两岸,展现常德老河街原景、折子戏、常德丝弦、刘海砍樵音乐剧等实景演出,配合灯光特效等高科技手法,让不少游客沉醉其中。
城市气质因河而变。按德国建筑风格建造的德国风情街,成了“网红”打卡地。河街上,一巷灯笼高挂,一街人间烟火,从土味钵子菜到臭豆腐、小龙虾等特色小吃,食色鲜香应有尽有。
坐落在河街一处四合院中的杨家大院餐馆,主打北京烤鸭。杨家大院负责人杨浩说,现在每天桌桌有客,日营业额超过2万元。杨浩来自内蒙古,几年前来到常德,被穿紫河的生态环境所吸引,现在特意购买了一套河景房,在这座城市安居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