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安10月10日电(记者程露、姜辰蓉)在陕西省神木县生态协会毛乌素治沙造林基地,目之所及是成片的林地,时不时有几只野鸭飞过海子。很难想像,这个现在被人们称为“塞上江南”的地方,曾经寸草不生、黄沙漫天。
造林人张应龙依托科技进步,创新治沙模式,将老一辈治沙人单纯的“防沙治沙”模式转变为“治沙用沙”模式,用10年时间,让毛乌素沙地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2003年,40岁的张应龙放弃北京某外企高管工作,只身回到家乡神木县,承包毛乌素沙地各丑沟秃尾河源头19.2万亩荒沙,开始了漫长的治沙之路。
“我不是思想境界高,而是无知无畏;不是我改变了沙漠,是沙漠教育了我。”张应龙说。在一次醉酒后,他向村里人承诺出资治理沙漠。没想到这个“无底洞”使他从百万富翁变成了穷光蛋,不仅花光了500多万元的个人积蓄,还卖掉了房产,甚至被家里人当作“疯子”带到西安看“病”。
当时他最怕回答为什么治沙这个问题,一不为理想,二不为挣钱,别人不理解,有时就连自己也不理解。10年间,他孤独过、失败过、绝望过。“不要小看沙漠,沙漠中的灌木没有树干,宽广的树根紧紧扎入大地,把树冠的绿洒向大地,无怨无悔。想想沙漠和这些植物,我总能重拾信心。”张应龙说。
目前,他已累计承包42.8万亩沙漠,造林32万亩,栽植树木2400万株,使当地的植被覆盖率从5%提高到60%左右。
治沙不仅仅是种树那么简单,需要研究土壤、地下水、植被和生态系统。在他看来,应该把治沙造林当作一个生态系统来对待,与科研结合起来,与周边人的利益结合起来。“把沙子当成可利用的资源,让沙漠结出果实。”张应龙说。
自从发现当地品种长柄扁桃后,他的沙漠果然结出了“果实”。长柄扁桃是一种野生植物,生长在干旱荒漠区,具有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目前,他在基地里种植了15万亩长柄扁桃,用于生产食用油、蛋白粉等。
“中国的食用油60%到70%依赖进口。”张应龙说:“我们缺少粮食、耕地和食用油,如果在不改变沙漠自然状态下利用沙漠资源,作用将是有目共睹的。”
他认为,单靠一个英雄无济于事,只有全社会每一个人都成为英雄,生态环境才能彻底改变。于是在2004年,他发起成立了神木县生态保护建设协会,让更多人了解治沙文化。目前,协会会员500多人,来自国内十几个省市,以及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家。
2011年,为了推动沙产业发展,张应龙成立了“榆林市沙漠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正在筹建一个年产2万吨长柄扁桃食用油及副产品的加工厂。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创造产值3亿元,安置就业人员200名,消化50万亩长柄扁桃果实,带动5000个农户参与林产业。
张应龙也有自己的担忧:“一个生态系统几亿年才能形成,被人类用几百年就破坏了,现在想用几十年恢复,这里面多多少少会有一定问题。所以我尽量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九分绿化,保持沙地一分的原貌。”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