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韫玉含珠说太浮
发布时间:2010-06-27   来源:http://cd-tb/ReadNews.asp?NewsID=6429  作者:null
    我中华地理走势西高东低,自云贵高原起百万大山似大海波涛,朝八百里洞庭湖涌来,至武陵山脉,骤然收势,然收势不住,兀地又弹出一山,名曰太浮山。太浮山因黄帝时浮邱子在此修道成仙,白日飞升而得名。宋代王象之《舆地纪胜》载:“山在澧州澧阳郡南90里,浮邱子修道于此。”王存《九域志》载:“澧阳有太浮山”。

    《志林》载:“山跨石门、桃源、武陵及安福四县界,有捣药臼、拜星台、巨人迹、苦蕡岭、浮邱子尝种苦蕮于此。”太浮山位于常德市临澧县西南12公里,距常德35公里,207国道、石长铁路经山脚而过,贯过花岩溪、桃花源、夹山寺的旅游线路1801省道擦西南山脚而过。面积4300公顷,海拔604.5米,有99岭,99汊。

    第一峰金顶大庙(佑圣观)楹联:“水如碧玉山如黛,云满黄庭月满天。”是对太浮山的真实写照。

    太浮山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文化积淀非常深厚。其生物景观、天文景观、地文景观、佛道景观、天象景观组成的景观资源,江南闻名。山上奇峰峻峭,层峦叠翠,谷幽岩险,常年白云缭绕,岚气腾腾。山间水库星罗棋布,松竹掩映。山、水、石、林巧合成景,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岩、泉、树、藤自然成趣,天作之景异常醉人。太浮山气候宜人,“二十四景”点缀其间,风光独特,一年四季鸟语花香。

    太浮山为江南宗教文化重地。汉代始建庙观,唐代增设寺庵,山上有九庙、二观、五寺、八庵,唐至清和南岳齐名为佛道两教兴盛之名山。从唐代起是环洞庭湖地区9省48州朝拜之地。

    一、浮邱留真缔  道教文化源远流长

    道教文化的早期文化是巫文化,巫文化的早期文化是傩文化,而傩文化物质核心则是“糯文化”,也即农耕文化。因为糯米是古人必吃的一种长生不老的仙米。最近有学者研究发现,世界上的古代文明发达地区都处于北纬30度左右,因为远古早期的农耕文明的核心是水稻文化。水稻是一种喜暖畏寒、宜水忌旱的农作物,北纬30度左右地区具有平原和沼泽地貌之地最适应水稻生长。临澧正处于北纬29°15′—29°46′之间,是环洞庭湖地区最宜开发之地。远古人类从狩猎文明到农耕文明的大迁徙,首选临澧是理所当然的。近年在太浮山不远的临澧官亭竹马村发现了18000年前的旧石器遗存——高台式木楼遗址,不远处还有8000多年前的农耕文明遗址城头山、彭头山。中国第一块稻田、原始的水稻种子足以证明这一切。还有澧水流域的远古华垱遗址、杉龙遗址、邹家山遗址以及紧连太浮山的道水高桥遗址,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遗存,证明临澧太浮山地区为中国早期文明发祥之地。道教是中国汉民族固有的宗教,因此,道教文化便在处于中国文明发祥地中心地带的太浮山生息繁衍、拓殖不息。

    (一)浮邱子修道太浮山
         

    浮邱子,我国古代仙人。《辞海》载:与始造律历,有道家采阴补阳之术的容成子同时代人。《列仙传》载:曾与周灵王太子王子乔吹笙驾鹤游嵩山。清许海秋著《浮邱子》为其立传,洋洋40万字纪浮邱子修道成仙、得道飞升。唐代澧州籍著名诗人李群玉作诗《升仙操》以记仙人的崇高品德操行,启迪教化后人。其诗曰:

            赢女去秦宫,琼笙飞碧空。
            凤台闭烟雾,鸾吹飘天风。
            复闻周太子,又遇浮邱公。
            丛簧发天弄,轻举紫霞中。
            浊世不久驻,清都路何穷。
            一去霄汉上,世人那得逢。

    这首诗咏赞四位德行高崇的人即赢女(弄玉)、萧史、周太子(穆王)、浮邱子,得道飞升,意境深刻,耐人寻味。

    据考证,浮邱子在太浮山南麓一天然石洞白天采药练丹,夜晚修行悟道,日复一日不知其年。炼丹得道后,经常到道水中游处(即今佘市桥)沐浴。一日一老者挑一担干鱼过道水,浮邱子即用红色仙丹涂在鱼尾,干鱼立即鲜活,并全部跳入道水河中。从此,每年四月成群结队的红尾鱼,自道口游至佘市桥报恩浮邱子。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