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今年以来,民众最关注最揪心最忧虑最切身的事情,大概就是食品安全问题了。
不久前,我每天还购买几个玉米馒头,现在店主不做了,原来那是色素添加剂所致;以前,我家使用的食油是转基因大豆所产,现在再也不敢买了;以前我很爱吃的油炸食品,现在也是很少买了,因为那是使用多次的食油或地沟油所产;原来几乎每天要吃的豆制品,现在也是改为一周买一次,据说小作坊的原料都是霉变大豆;还有红透晶莹的番茄、纯白鲜亮的竹笋、苍翠欲滴的叶菜,现在也要小心辨别而购置了。君不见,近年来有毒食品饮料风波愈演愈烈,从三聚氰胺到瘦肉精,从染色素到地沟油,从注水猪肉到牛肉膏,从个案到普遍,从担忧到呼唤,人们不禁要问:“进口”的食品何时才能保证安全?职能部门的监管执法为什么会缺位或失控?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何时才能落实到位?
问题的出现,有多种原因,究其根本,大概就是生产者的良心、监管者的责任、消费者的防范、法律法规的健全和执法惩治机制的完善。这四个方面构成了保障食品安全与生活质量的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与社会良知。
生产者的良心泯灭,可能是危害食品安全的源头所在。从各地报道的案例来看,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个体户或商家,大都是小作坊式的小农生产基地。他们也许是迫于生计的无奈选择,也许是减少生产成本的短期考虑,也许是技术资金缺失的长远打算,也许是羊群效应的跟风运作,也许是掩耳盗铃的侥幸心理,总之,在利润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的利益机制驱动下,他们不顾一切地在市场经济的缝隙中寻找和扩大生存的空间,在担心、惶恐、辛苦、周旋中谋求一点可怜而可恨的收益。对此,广大消费者是心知肚明的,有些生产者本身也是消费者。但是,“自己生产的食品,打死我也不会吃的”,有不少知情者揭露内幕时说。可见,生产者对食品质量的优劣及其危害是清楚的,对有毒食品饮料流入市场的影响和后果也是比较认可的。事实证明,当某种市场行为选择的代价和成本小于其利益所得时,人们的胆量是膨胀的,欲望是张扬的,情感是疯狂的,利令智昏的贪婪胜于道德良心的谴责也就不足为怪了。
监管者的责任缺位,可能是危害食品安全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有关食品安全的问题为什么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呢?看来,生产者自身素质低劣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社会大环境的营造和宏观监管的不力也是重要而关键的一环。据报道,某地市场的16个部门管不了一块豆腐的质量。相互推诿扯皮的游戏、责任界限不明的苦衷、钱权交易的猫腻、部门利益的争夺等,似乎说明了一些问题的实质所在。近年来所暴露出的社会丑闻,也说明执法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社会监管机制的运行是否顺畅高效有力,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法则是否异化变味走样。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日”,尽管披露处罚了部分给社会带来危害的个案,也会给社会生活带来一定的警示或教育作用,但是,食品饮料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的缺失、监管责任的考核追究问责惩罚制度的缺位、人情执法腐败风气的潜规则的蔓延,这些都构成了“猫鼠同戏相与为乐”的不正常的社会现象。据有关部门介绍,目前我国的食品添加剂有2400种,只是超标使用或滥用它才可能产生有毒致癌物质。所以,对于食品添加剂也不能“谈虎色变草木皆兵”,它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好是科学的进步,用的不好是人性的沦丧。
消费者的防范意识淡薄,可能是危害食品安全的根本所在。“进口”食品饮料最终意义上的完成是靠消费者的购买消费。如果我们懂得一些食品饮料的安全知识或生活常识,对有毒致癌物质的了解更多一些,对假冒伪劣产品的识别更加明智一些,那么,我们就会尽量减少与那些危害身体健康的食品饮料的接触或消费,就会防止或预防那些因为贪吃贪喝而出现的慢性自杀式的悲剧。因此,增强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是一种终极保护措施,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是一种科学的生活方式。我们不能因为社会监管的不力而逃避个人责任的承担与自我负责的反省。
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可能是应对食品安全的保证所在。最近,各地纷纷制定或出台了关于食品饮料安全监管的法规法律制度,有关执法部门已经提出对违规违法的生产者或企业法人代表的重罚乃至死刑的呼声。这是一个令人快慰而值得期盼的消息。当然,最终的实施,可能还要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查批准。不管怎样,这种改变、完善、健全的姿态,是对法律法规滞后与疲软的一种反思、一种进步、一种提升、一种强化。广大消费者对此是翘首以盼的,如果能够更早更快地颁布实施,将是民众之幸、国家之幸!
食品安全,是指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和销售等步骤中确保食品卫生与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种垮学科领域。按照这个定义,它涉及多个部门、环节的责任与利益。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追问与反思,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提高生活质量与幸福感指数的具体指标,是强壮民族骨骼的战略选择,是净化生活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人格境界的精神维生素。因此,现在人们的焦虑与呼唤,是一种事关身心健康的怒吼,是一种危机关头的预警,也是一种维权意识的觉醒和自觉行动。什么是民生?什么是“以人为本”?如果对此问题还是解决不了的话,政府的威信和执行力将会大打折扣了。
但愿以上的分析和反思不是杞人忧天,也不是无的放矢痴人说梦。让“进口”的食品每天给我们带来放心的微笑和舒心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