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孩子
发布时间:2013-09-18   来源:华声在线常德频道  作者:张佳丽

    在临澧陈二乡村陈二村的王家组,目之所及皆是楼房林立,只有一间破损不堪的老瓦房让整个画面产生了一种违和感,这就是记者一行的目的地——于勇的“家”。 说是“家”,不过是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实际上,这个破瓦房并不是于勇他家的,而是邻居的,他们只是借住在这,因为他们的房子已完全无法住人。

    于勇,今年9岁,家中除父母外,还有一个6岁的弟弟。目前,于勇就读于临澧县陈二中心小学四年级,学习成绩优秀,但家境困难,家中仅有几亩薄田维生,收入甚微,连缴纳他和弟弟每学期共1000元的生活费都成问题。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他有些调皮,玩性比较大,不过学习成绩不错,不用我担心。”说起于勇,于勇的爸爸郑建云不免有些“揭短”。但在于勇曾经的班主任王辛材眼中,于勇是一位懂事的孩子,更是一位爱护弟弟的好兄长,他说,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去年临近期末时,于勇才转学到我们班上,这孩子是个不错的,成绩不错,和同学们相处也很融洽,各科任老师对他评价都很好。”王辛材说,尤其是他对自己的弟弟更是照顾有加,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先给弟弟。

    在王辛材的印象中,于勇总是回家最积极,冲在最前面的一个孩子。起初他还以为是孩子回家心切,后来才知道,他是为了接他的弟弟,和弟弟一起回家。偶尔,王辛材会看到,两个小小的人儿手牵手离开校园,夕阳余辉下,他们身影被拉得很长很长……

    “喜欢弟弟吗?”“喜欢。”“照顾弟弟累不累吗?”“不累。”“爸爸平时都会在家吗?”“有时在,有时不在。”“爸爸不在家,你们吃饭怎么办?”“我自己做,弟弟帮忙烧火。”……平时于勇爸都会在家里边做农活,边照顾孩子,但有时他也会去外面做点零工,两孩子就只能自己烧火做饭。

    于勇爸说,他出去后家里的事就全交给于勇了,做饭菜、打扫卫生、写作业、照顾弟弟……虽然他也很想让孩子可以无忧无虑地学习和生活,但是家里条件不允许,“我只有做了一天事情,才有一天的饭吃。”

穷得连房子都没有

    去年年底,于勇一家四口从石门搬到临澧,住到了于勇爸爸的老家陈二村王家组。然而老家的情况,比于勇爸想象的还要糟糕,甚至连房子也因年久失修而不能住人,连房梁都已经塌了,这让于勇爸心里顿时一凉:以后,我们住哪儿?幸好村里的乡亲十分热心,一位乡亲将自家的房子借给于勇一家居住。

    “以前家里就很穷,这些年来也一直没有存款,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过一天想一天,那时家里有老人,可以帮忙照看孩子,我可以到外面打工赚钱养家。”于勇爸说,但是搬到老家后,妻子外出打工,他不得不亲自照顾两个孩子,一个月前妻子与他失去了联系,至今杳无音讯,而他只得守着那三亩田,靠天吃饭。

    于勇爸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农闲时,他会接点零活,帮瓦匠递砖什么的,贴补些家用。见着于勇爸时,他正在晒谷子,他说,两个孩子能不能交得起生活费就看这谷子能够卖出去多少了。他语气中的无奈,让人心里酸涩难耐。“前年,孩子就因为家中揭不开锅,没能交上生活费,现在还欠着学校。”说起这事,于勇爸很是惭愧。

    “您估计这些谷子卖出去能够凑齐两个孩子的生活费吗?”“我也不清楚。”对于能否交上孩子的生活费,于勇爸自己心里也没有底,但他会尽全力卖出去,他说:“我自己有手有脚,不想麻烦别人。”

爱就在身边

    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附近乡邻在了解于勇一家的特殊情况后,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我们和于勇爸都认识,好几十年的乡亲了,搭把手不是什么事,能帮的都尽量帮点。”同村的郑先生说,他经常会将自家的一些衣服、鞋子送给他们,如若于勇爸不在家,他也会留心照看一二。

    “我现在住的房子,就是同村的一个乡亲借给我们的,要不然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于勇爸感激地说,还有王建国老师,为了帮助他们家,想法设法寻找社会上的爱心人士。

    “我去过他们家里,只能用‘凄惨’来形容,除了破旧的桌子、椅子和床之外,家中没有任何可以称之为家具的东西,那感觉就好像突然之间回到了几十年前。”记者联系到了王建国老师,说起于勇家的情况,他的语气有些沉重。他说,他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一帮这困难的一家子。据了解,他在网上发起了爱心助学行动,为于勇和他弟弟寻找“一对一”的资助者,但目前还没有好消息传来。

    面对各方相助,于勇爸却有着自己的“小心思”:“我不想接受别人的接济,但是为了两个孩子读书,我又没办法,但我以后还是得出去做事,现在就希望孩子的妈妈能够早点回家,我好出去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