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湖南旅游特产及美食
发布时间:2010-10-28   来源:  作者:

 邵阳翻簧竹刻系采用楠竹最内层的簧蔑部分制成的日用品与装饰品。产品制作精美,造型别致,典雅古朴,具有独特的东方艺术色彩与民族风格。

  武冈铜鹅因其喙、蹼色橙黄似铜,故名。当地名厨利用鹅肉及其内脏,烹制佳肴,号称鹅席,别具风味。早在500年前的明代嘉靖年间,该鹅即被誉为“世之名鹅”。

  邵东黄花菜主要品种为茶子花、荆州花,采用无性繁殖,分兜栽培。

  洞口墨晶石雕为石雕工艺美术品,原料墨晶石原产洞口县,当地原称子石(作算盘子)或紫石,50年代后改今名。以后在新化、澧县、桑植等地均有发现。澧县称猪屎岩,桑植称马屎岩,保靖称玉石岩,新化称灰石子。以新化产最佳。品种有动物、玩具、人物、文具、花瓶、仿古器皿、秦兵马俑等,达1200余个花色品种,产品纯黑光亮,浑厚古朴,颇具地方特色,可随身携带,或案头陈设。

  新宁脐橙甜酸适度,有香气,耐贮藏,为鲜食良种。11月中下旬采收。30年代从日本引进苗木栽培,先试种于邵阳、怀化地区,后推广,永州、郴州等地亦有。

  隆回无核腰带柿果大,色橙红,味甜汁多,据县志记载,无核腰带柿已有600余年栽培历史,现集中分布于该县南部石灰岩丘陵区,以罗子团、荷香桥、树竹、碧山、横板桥、沙子坪等乡最盛。

  隆回龙牙百合以瓣似龙牙而得名。其个大,瓣粗,白净,鲜嫩,久负盛名。栽种历史已200多年,清道光年间修编的《宝庆府志》记述:“百合,邵阳出者特大而肥美”。

  滩头木版年画产于滩头镇。产品分两大类。一为门画类,有托货(为唐代名将秦叔宝、尉迟恭画像)、水货(又称苗货,为苗族英雄画像,销贵州苗族地区)、广货(为三国名将关云长画像,主销广西)。二为杂门类,又分戏文、喜庆、故事传说、仕女娃娃等小类。该年画在清同治年间已相当发达。

  湘潭灯芯糕因状似灯芯而得名。产品色泽洁白,根条粗细均匀,油润柔和,弯曲成圈而不断,入口软韧清香,爽口不沾,香甜有辛,肉桂味浓郁,且因含有油脂,点火易燃。营养丰富,有利肝肺、固脾胃、坚筋骨、通血脉等作用。

  湘潭紫油姜原料嫩姜多采自当地西塘冲、三砂围子及云塘一带,洁白鲜嫩,肥壮丰满,折而无筋。其清脆鲜嫩,有姜香而微辣,能开胃,增食欲。为佐餐佳品。其生产历史已200余年。

  湘潭龙牌酱油系以优质黄豆与面粉为主要原料,按传统的天然露晒发酵工艺酿成。创始于清乾隆年间。

  湘乡烘糕产品象牙色泽,糕片整齐,酥脆适口,入口消溶,火炙浓香,回味绵长。对婴幼儿有长肌肉、壮筋骨、益肠胃之功效。该品创始于清雍正年间天元斋南货食品作坊,迄今已达260余年生产历史。其创制人为江西省樟树镇中医聂丹山,自行配方烘制。咸丰年间被列为贡品。

  黄泥湖萝卜产于市郊的黄泥湖、新民、沙河、泥埠一带。据民国县志载:莱菔一名萝卜,一名诸葛菜。栽培甚广。根圆柱形,肥白肉多,味甘,亦有带辣者,以黄泥湖产者最为着名。味甘多汁;生熟食均宜。

  益阳排糖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疏松酥脆,麻香正甜,落口消融,别具风味。

  益阳麻辣肉条为传统方便食品。系精选猪里脊、前腿、后腿的瘦肉为主要原料,烘烤而成。属高蛋白、低脂肪食品,肉质柔软,色泽鲜艳,口感微甜,有麻辣味,气味芳香,嚼而无渣,便于携带。

  益阳松花蛋已有500余年历史,据检测其鸭蛋含蛋白质远高于一般鸭蛋,为皮蛋生产提供优质原料。

  益阳腐乳于唐代末期由白鹿寺主持高僧广慧创制,又称佛乳,民间俗呼猫乳。色美味鲜,香辣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