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加强县委执政能力建设初探
发布时间:2019-08-27   来源:  作者:杨碧忠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并明确“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主线。这是新时代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定位,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课题。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都要研究好、实践好这个课题。

  县委是党在基层执政的主体,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负有全面责任,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县委的执政能力如何,直接关系我们党执政能力的总体效能。纵观我党执政实践,不难发现,县委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应放在提高抓落实、谋发展、保稳定的能力上。

  一、提高求真务实抓落实的能力

  求真务实抓落实是确保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措施落地生效的关键,也是检验县委执政能力强弱的根本尺度。县委提高求真务实抓落实的能力,应抓住三个基本环节。

  (一)求上级精神之真,增强理解力。这是提高抓落实能力的前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中央和上级党委都要根据变化的情况做出一些重大决议,出台一些重要政策。县委要把这些决议和政策,落实到基层去,第一位的任务就是深入学习和领会。努力做到:着眼大势,防止偏离方向;着眼全局,防止断章取义;着眼实质,防止不得要领;着眼环节,防止丢三落四。

  (二)求联系实际之真,增强决策力。这是提高抓落实能力的关键。客观事物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多面性的特点,因此,对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抓落实,就不能停留在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上,不能生搬硬套、照抄照转,而要善于做好结合文章,确保科学贯彻。一是把实际情况细分化。要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把条件一个一个列出来,把问题一个一个找出来,把发展蓝图一个一个勾画出来。二是把原则要求具体化。上级党委的要求一般都具有宏观性和原则性的特点。县委要善于根据本县实际提出可操作性强的具体要求。三是把共性要求个性化。上级的许多要求都是从国情、省情、市情出发的,对各地具有指导意义。县委在抓落实的过程中,务必从本地实际出发,抓出特色。

  (三)求群众利益之真,增强推进力。这是提高抓落实能力的根本。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谋取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是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求真务实抓落实,归要到底,就是要按照“利为民所谋”的要求,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利己主义;坚决禁止搞脱离实际、不求实效、劳民伤财的“泡沫经济”、“政绩工程”和“面子工程”。

  二、提高开拓创新谋发展的能力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发展的动力在于创新。县委只有勇于开拓,善于创新,才能很好地领导发展。县委提高开拓创新谋发展的能力,要做到“三个坚持”。

  (一)坚持党的发展理论,创新发展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谋发展的能力首先体现在谋发展思路上。党中央继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又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给科学发展观赋予了新内涵。县委在领导发展的实践中,从谋划发展新思路开始,就必须贯彻党的发展理论。总的来讲,要遵循“五个原则”。一是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共享。在发展战略上,要注重人力资本的投资和人的需要的满足。要优先发展教育,加大基础教育的投资,做到教师工资兑现优先,教育设施建设项目和投资计划安排优先,学校周边环境治理优先,确保教师专心教书,学生舒心读书。要优先开发人才,通过“内训外引”的办法,增加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要优先扶持弱势群体,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切实解决好下岗失业、老弱病残人员的生计问题。二是遵循突出重点的原则。在全面实施发展规划的前提下,着眼于群众需要,突出重点谋划那些带全局性、关键性、前沿性的大事。经济较发达地区,优先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生活质量;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优先发展支柱产业,扩大经济总量;经济落后的地区,优先发展短、平、快的项目,尽快改善人民群众的生存生活状况。争取一年办成几件事,一年开创一个新局面。三是遵循均衡协调的原则。在制定发展规划时,既要注重城市发展,又要注重农村发展;既要注重先进地区的发展,又要注重落后的地区的发展;既要注重经济总量的增长,又要注重人民生活实际水平的提高;既要注重经济发展,又要注重社会发展;既要注重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注重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四是遵循质效首位的原则。无论发展什么,都要把质量放在首位,把效益放在首位,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瞄准国际标准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瞄准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瞄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形成新动能。五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扩大开放、招商引资过程中,在选择项目、定位产业时,既要考虑到让当代受益,又要考虑到不让后代受害,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绿色发展,保证安全发展,增强发展后劲。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创新发展方式。谋发展的能力还体现在对发展方式的探索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我们认为,县域经济在一个体制的框架下运行,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方式。这里提出以下几种:(1)共振式。发展市场经济,要求我们打破地域分割,拆除公私壁垒,实行组织重构。因此,我们在推进发展中要采取多维共振的方式:坚持城镇与农村共振,探索“公司+农户”等形式,实现农副产品和资源与城镇工业的对接,形成产业链条;坚持国有与私有共振,不仅要发展公有制经济,还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坚持经济工作和党建工作共振,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建在协会上、建在小区上、建在楼栋上,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实现经济工作与党建工作的有机融合与良性互动。(2)合作式。大力发展合作经济。在农村,引导农民按照自愿原则组建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以产业化经营为依托的新型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在城镇,大力发展股份合作制,扩大资本融通,提高资本收益。(3)循环式。着眼于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的循环经济,缓解资源矛盾,减轻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打造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三)坚持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价值取向,创新发展机制。谋发展的能力还体现在是否善于构建促进发展的机制上。要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变为各级党组织的自觉行动,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创新发展机制。一要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健全民主议事制度,通过决策咨询,决策调研,专家论证、决策听证、民主讨论、会议表决等程序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进行科学决策,减少决策失误。二要健全市场运作机制。转变政府职能,遵循市场规律,按照市场法则组织经济活动,减少不应有的行政干预,实现各类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近年来,不少地方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打造产业品牌的做法,就是一种有益探索。三要健全科技支撑机制。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制定激励各类人才竟相迸发、建功立业的办法,充分实现人才效能。重视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中获取技术信息,引进科技项目,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四要健全干部考评机制。制定科学的干部实绩考核指标体系,改进干部考评方法,并把考评结果直接与干部用挂钩,激励干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践行“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不做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懒官,不做推诿扯皮、不思进取的庸官,不做以权谋私、蜕化变质的贪官。引导干部在创新中求发展。

  三、提高化解矛盾保稳定的能力

  在我国,有70%的人口在县,县域稳则国家稳,县级治则天下安。县一级是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地和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提高化解矛盾保稳定的能力是县委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十分重要的任务。为此,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端正态度,正视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之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面对客观存在的社会矛盾,我们要做到不回避、不害怕、不疏忽,勇敢正视,科学认识。这是提高保稳定能力的思想基础。现在有些地方怕出事,怕上访,因而采取堵、压、吓的办法,结果小矛盾变为大矛盾,小事端酿成大事故,个中教训,我们务必深刻吸取。

  (二)研究规律,把握矛盾。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在规律,矛盾的发展也有其规律性。加强对社会矛盾运行规律的研究和把握,是提高保稳定能力的必要条件。比如,在经济领域,有贫富差距、征地拆迁等因素所引发的矛盾;在政治领域,有干部作风不良、执法不公、为政不廉等因素引发的矛盾;在意识形态领域,有主流意识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又有其运行规律:从其发展趋势来看,矛盾成因复杂化,矛盾主体多元化,多种矛盾交织化;从其激化的表现形式来看,有暴力型,扩大影响型,聚众闹事型。把握了矛盾的运行规律,我们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从容应对。

  (三)抓住关键,解决矛盾。马克思主义唯物辨证法告诉我们,解决矛盾的关键在于分析矛盾。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具体矛盾进行具体分析。要弄清是人民内部矛盾还是敌我矛盾,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还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是组织因素引发的矛盾还是个人因素引发的矛盾,等等。弄清了这些问题,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具体办法。解决矛盾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组织执行力和群众承受力的关系,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在推进各项改革和决策时,要考虑群众的承受力,防止好心办坏事。二是处理好依靠信访与处理信访的关系,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开辟下情上达和民意表达的途径,让群众有说话之处,有诉求之地,并带着感情及时帮助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一时解决不了的要耐心向群众做出解释和承诺,寻求理解。同时,从群众的信访中关注社会动态,掌握深层性、动态性、预警性信息,以防患于未然。三是处理好教育疏导与依法打击的关系,从根本上解决矛盾。充分发挥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帮助群众端正认识,引导群众支持改革与发展,这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最主要的办法。但对那些升级为犯罪行为的矛盾,要采取依法打击的办法予以解决,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创造一个文明和谐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杨碧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