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话说偷菜
发布时间:2010-07-09   来源:华声在线常德频道  作者:山人
  前一段时间,曾写了一篇偷菜偷人生的文章,圈內很多的朋友,都有同样的感慨,对偷菜娱乐一事,只能适可而止,玩玩可以,千万别沉迷其中,特别是各行各业的上班族,如果为偷菜,玩忽职守,弄出大乱子,后悔就晚了,教训深刻,节之慎之,现在全国偷菜盛行, 十有九偷, 业余时玩玩无关大雅, 但是当起偷菜专业户, 恐怕就会丢掉人格, 偸走人生, 玩物丧志大可不必  ——网络偷菜之我见 

  一、偷菜之现状 

  古今中外,偷者芸芸,偷法多多,偷物、偷人、偷情……不绝于耳,不胜枚举。时下,开心农场偷菜游戏风靡网络世界,霎时间,偷风大兴,偷者成群,偷得天昏地暗,偷得不亦乐乎!
  “今天,你‘偷’了吗?”早已代替沿用已久的“你吃了吗?”,自然而然地成为朋友间见面时的问候语,偷菜成为时下最流行的用语,最时髦的名词,“种菜、收菜、偷菜”成了网民工作、生活的重中之重。于是乎,每天数以千万计的“菜农”在辛勤地种菜、收菜、偷菜,其中不乏乳臭未干的小孩子,有白发苍苍的退休老人,也有辛苦劳作的农民工们……遍布各个年龄层次,各个阶层,各种职业,其中数百万都市白领成为偷菜队伍中的主力军,国内外各种媒体满天飞的偷菜报道,便见证了”偷菜”游戏的流行与火爆。从现在发展形势来看,偷菜队伍以几何级数在不断地壮大,大有“滔滔巨浪,不可遏止”之势,可谓千军万马,浩浩荡荡,何其壮哉!
  我周围的朋友、同事以及亲人大多都在玩偷菜游戏,以前不爱电脑的妻子,现在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收菜、偷菜,整日沉湎其中,如痴如醉,难以自拔。“菜农”们每天在“偷”与防“偷”中乐此不疲,有的偷偷在上班时间利用电脑、手机偷菜;有的上完夜班凌晨两三点赶回家偷菜;有的每天要在电脑前偷几个小时,每个晚上还要起床偷几次;有的还把所有QQ好友菜地成熟的时间列了个表,到时间定起闹钟来偷;有的居然总结出了”偷菜”的“葵花宝典”、“神偷秘籍”,甚至研究出了利用外挂设备、软件程序等高科技偷菜的必杀技。
  一首饶有风趣的偷菜歌暴露了十亿人民九亿偷的疯狂——种菜种得好,说明有头脑;种菜种得精,说明思路清;半夜”偷菜”忙,定是工作狂;种菜算得细,说明懂经济;偷菜偷不怕,胆子肯定大;偷了不吭声,说明城府深;被偷还种菜,提拔要加快;狗咬不投降,竞争意识强;被抓不撞墙,一定是栋梁……
  
  二、偷菜之危害 

  《皮皮鲁总动员》里有这么一句话:再好的东西带给人的也可能是烦恼而不是幸福。据报道,有人为了偷菜偷得夫妻反目,感情破裂;有人为偷菜耽误了工作,丢了饭碗;有的人早偷晚偷,睡眠骤然减少,偷出了神经衰弱;有的人长时间偷菜,偷得人不人、鬼不鬼的;有的人为偷菜三餐不顾,而偷得面黄肌瘦的……天有不测风云,运交华盖的人偷菜终于偷出了麻烦——11月3日,南京某医院一值班医生在上班时间忙于网上偷菜,对一个患眼疾的5个月大的婴儿出现危急症状后未及时进行救治,最终致使婴儿死亡的惨剧发生。
  很多上班族总是念念不忘自家农场里的“菜”,更是一心惦记着人家菜园里的“菜”,所以上班时常常心不在焉,心神不定,做起事来马马虎虎,敷衍应付,如此一来,工作质量和效率大打折扣更是在情理之中。很多人抑或百无聊赖,抑或习惯成自然,不管上班、开会、外出学习或者干别的,时时事事不忘偷菜,一门心思在菜地里,一切精力集中在偷菜上,久而久之,很容易使人迷失自我,非常严重地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由于偷菜游戏隐蔽性强,很不易被上司或老板发现,能最大限度让员工将上班时间据为己有,表面看是上班时在网络上虚拟偷菜,实质是拿着工资、奖金偷菜,耗用国有资产、企业股东利益或老板私有财产玩游戏。著名作家郑渊洁撰文指出——“上班偷菜属于盗窃,危害甚于明偷”。至于这句话有多少人苟同,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持已见,莫衷一是。但从上例婴儿死亡事件来看,上班偷菜不光“盗取”他人财产,还会“盗取”他人生命。由此推理开来,如果“110、119、120”等应急电话的值班员上班时间只顾偷菜而疏于工作,后果将不堪设想。假如把在现实中偷人钱财的叫作明偷,那么利用上班时间偷菜的就叫暗盗,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某种特定条件下的暗盗比明偷对国有资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更大。
  
  三、偷菜之成因
 

  开心农场偷菜游戏魔力如此之大,原因是什么呢?它吸引网民的主要之处在于游戏富有童趣,能缓解压力,可以从中找到现实中不曾有的乐趣。菜农们在网上没日没夜地偷菜,不劳而获就可以出售偷取的虚拟资产,还可以喂养自己的宠物,不少人为自己拥有一套“花园别墅”和几千万“资产”而很有成就感,因为偷菜,菜农们的枯燥生活不再单调,寂寞人生不再乏味。
  偷菜游戏既不需要强势“偷掠”的权力保证,也不必承担现实中客观存在的道德风险,尽情地在虚拟仿真的环境中享受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快感,而且在偷菜后的巧取豪夺、一夜暴富的心理满足来的又是如此轻巧和安全。现代经济社会在制造瑰丽的生活幻像的同时,又衍生出社会的诸多不平等,竞争恶劣的环境、物欲横飞的氛围、贫富悬殊的现实,使得纯朴诚实、厚道礼让早已被生存竞争、物欲主义等异化。无奈无聊的群体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寻求心理失落的安慰,而偷菜游戏就恰恰对社会心理失衡提供了一种象征性的弥补。
  其实,深入剖析菜农们的心理不难看出,当前偷菜是一种流行病,它侵蚀群体意识,降低人们社会道德责任意识,催生出一种“集体无聊化”的社会情绪,小则影响个人工作效率和生活作息,大则使社会群体为虚拟游戏所操纵,长时间陷入自我麻醉。毫无疑问,偷菜游戏小至家庭,中至单位,大至社会的正常运作,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难怪有人说——种的不是菜,种的是寂寞;偷的也不是菜,偷的是浮华的人生。
  
  四、偷菜之影响 

  凭心而论,偷菜游戏的科技含量和智力水平并不高,只要你有时间,根本不用动脑子,一偷就会。虽然偷菜游戏看似简单,看似无聊,却一偷就上瘾。因为网站为了吸引用户,设置了大量游戏陷阱,让人很难不会沉溺其中。只要你播下菜种,到了一定时间,无论身处何方,身在何时,身缠何事,都必须及时收菜。所以,别说小孩,就连许多大人都无法自制,欲罢不能。除了容易让人上瘾外,更为可恶一点是,容易误导人们的价值取向——一夜之间,一个较弱智的网络游戏将人人唾骂的“偷窃”概念,以虚拟方式迅速在全社会普及,让偷鸡摸狗、顺手牵羊等不耻行为成为了网络传说中最有成就感的“美德”,使人们对掠夺、侵害、损人利己等词汇,有了更新的理解,赋予了另类的涵义,并提升到一种新的高度。它教会了菜农们合情合理地运用传销手法,上线偷下线,下线偷朋友,朋友偷亲人,亲人偷别人。平时在严父厉母面前敢怒不敢言的中小学生,终于有机会还以颜色,时不时自豪地对同班同学惊呼:“哈哈!昨晚我把老爸的菜给偷了……”
  平日里,同事、朋友聚到一起就会无意识地、眉飞色舞地大谈高谈偷菜经,交流“偷”技,炫耀“偷”绩,“偷”字已成为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句口头禅。在偷菜过程中,偷到了菜的人固然沾沾自喜,梦里也发笑;被偷者心里不平衡,老想着偷回别人的菜——不偷是笨蛋,偷了心里才踏实;多偷多得,多偷光荣。大人们可曾想到,天天把“偷”字挂嘴边,很容易让辨知能力差的孩子产生错觉,美化了的“偷”的概念会潜移默化地给青少年洗脑:认为辛勤耕耘还不如去偷,偷是很正常的,不偷才不正常。况且,人们说起“偷”菜来丝毫不觉得难为情,说起“偷”字来无丁点内疚,因为大家潜意识里认为“偷菜不算偷”,此偷非彼偷,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偷,仅为游戏而已,这自然而然让人联想起了孔乙己的“窃书不算偷”的“孔氏定理”来。可想而知,若“偷”的概念深入人心,那将会是何种恶果?“长偷下去,国将不国”,这会不会是危言耸听?还是我的杞人忧天?
  
      五、偷菜之对策 

  偷菜游戏群体中不仅有成年人,更有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儿童。我们都知道,未成年的孩子们对“此偷非彼偷”是难以分辨清楚的。如果孩子们觉得网上偷菜是好玩,不算“偷”,那现实生活中的偷菜也不算偷,也是出于好玩,他们的道德观念就产生了异化——偷菜不算偷,偷钱,偷物,偷什么东西都不应算是偷,偷东西是不悖道德的、不犯法的,是人们可以接受的。可能会导致一部分孩子出于模仿而四处偷东西——青少年上演的伤害案件多是模仿暴力游戏的结果,偷菜游戏也会如出一辙。我一个朋友的五岁儿子,偷了家里十元钱遭到爸妈训斥时,他反唇相讥:“你们不是天天也在偷吗?”
  如今,在全社会关注青少年绿色上网,健康游戏的当口,偷菜游戏对人性的扭曲,对传统价值观的颠覆,让我们警醒,也让我们深思。多少年来,网络带给青少年们的负面影响,我们有目共睹,我们深有感触。因此,结合偷菜游戏给青少年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十分紧迫而必要。网络的导向、成人的言行,对孩子影响不言而喻。社会呼唤健康有趣的益智游戏,孩子渴望利于身心的绿色“冲浪”。作为游戏软件的开发者,不能单单为了牟取暴利,而不管游戏本身的消极影响,置传统道德观念于不顾。作为成年人、家长的我们,应多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着想,要正确引导他们认识虚拟和现实的区别,尽量不带头沾染此类玩物丧“德”的游戏;作为国家职能部门,应严加监管网络,严厉打击网络黄毒危害,多给予青少年正确的指引。总之,全社会上下要立足当前,放眼将来,育防并举,多为孩子考虑,多为家长分忧,多为国家着想,竭力创设一个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网络环境。
  自小以来,长辈们常常教导我们: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小时偷油,长大偷牛;“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崇尚“路不拾遗”,我们大力反对不劳而获,我们深恶痛绝偷窃行为。为还孩子们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固化他们的正确价值取向,当问到“今天你偷了吗?”我由衷地希望每一位菜农家长能响亮回答:“今天我们种了,我们不去偷,我们自种自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