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常德实施三年攻坚 促进教育跨越发展
发布时间:2014-05-29   来源:华声在线常德频道  作者:李振宇 张佳丽

 

    

 

      “硬件上的问题是解决了,但是软件上的问题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呀!”据胡福堂介绍,学校老师都是民办老师出身,8位老师年龄最小的51岁,最大的59岁,无论是从精力上来说还是从教学思想上来说,应付现今的学生都已经是力不从心。特别是英语课,学校不得不采用从其他学校请来“跑教老师”的方式来解决学生的需求。

“跑教老师”刘迪是太子庙中学的一名英语教师,50岁了,每周周一上午、周四下午分别在太子庙中学上两节课以外,周四下午要去附近排形村一所小学上两节英语课,此外,每周还得到缸儿口小学上12节英语课。

汉寿县株木山乡马嘶桥小学的孙存才校长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学校有5个年级5个班,在校学生93人,教师7人。今年该校被列入教育三年攻坚计划,目前正在修建教学楼、食堂、操场等。有一堂课,让孙校长很难忘。那是一堂语文课,他布置给五年级同学一篇作文,题为《我给学校老师提建议》,作文收上来,其中有16个学生建议:“孙校长,能否在课堂上给我们一个笑容?”这个问题让他沉入了思考:“是啊,我们年纪大了,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学生心理了!”明年就要退休的麦蜡初老师感慨道:我们年纪大了,教学方式很多都适应不了,一些电教器材见都没见过,跟不上时代了,又怎么去教好学生呢?

马嘶桥小学地处偏远,工作、生活条件不好,待遇低,自1995年开始,该校再没进过年轻老师。“除了语数外,孩子们能接触到的,是五六十年代的音乐课、体育课、美术课,我们只能尽量将我们会的教给孩子们!”孙校长坦诚地说。
农村薄弱学校所面临的尴尬,像缸儿口小学和马嘶桥小学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汉寿县的教育三年攻坚计划主要任务除了有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提质工程、职业教育品牌工程、学前教育推进工程、教育数字化建设工程以外,还新增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安居工程和教育人才引进与培养工程攻坚任务。

据汉寿县教育局副局长肖泽华介绍,所谓农村中小学教师安居工程,是把改善教师居住状况与现有的公租房政策相结合,尽可能满足农村青年教师的住房需求,为支教教师提供较为舒适的居住环境,从而促进权限基础教育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据悉,未来三年,汉寿县将建设农村中小教师公租房1286套,总建筑面积约6.3万平米,总投资约7253.53万元。

所谓教育人才引进与培养,是指三年内投入到1900万元,用于实训基础地建设、继续教育培训、名师培养等,进一步调优教师结构,建强教师队伍。该县还将加大教育人才引进力度,三年计划新聘教师500余人,引进教育专业人才20人。此外,还将实施奖励政策,教师继续教育学分制、及“名师工程”等,从整体上提升教育软实力。

常德经开区崇明中学三年级某班正在通过多媒体设备教学

经开区

数字教学全覆盖

5月21日,在常德经济开发区崇德中学三年级的一间教室里,学生小华站在讲台前用感应笔在电子白板上写下“我很快乐”四个字,杨老师接过小华的笔,在字上画了一圈,然后用感应笔往圈里一点,这四个字消失得无影无踪……近两年,常德经开区在常德市“智慧城市”建设中,推进教育骨干网络和学校信息化基础建设走在了全市的前列。

常德经开区面现有区属义务教育阶段小学11所,其中中学1所,城区完小5所,村级小学4所,中小学在校学生5948人。近3年来,该区累计投入近1.8亿元用于学校教育,其中投资1.1亿元的崇德中学已于2013年9月正式开学,整体新建的石门桥小学、改扩建的乾明路小学将于今年9月全部投入使用。目前,该区基本实现了区域内“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所有学校实现了数字资源的全覆盖。

“现在上课不必再象以前那样用书和粉笔了,而是利用多媒体,通过声音、色彩、图像等营造学习氛围。”崇德中学的杨老师说,学生在课堂上发言非常热烈,学生调动起自己各种感官,进入到学习状态当中,这比起以前,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非常大的提升。据了解,该学有60个普通教室,每个教室配备了电视机、实物投影仪、部分班级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另外还有计算机房、美术室、音乐室、舞蹈房、阅览室等多个专用教室,也都配备有相应的专业电教设备。“目前我们的图书馆、运动场、训练馆、德馨园等一批项目还在施工,预计今年暑假就能全部结束。”该校校长陈冠宇说。

 

 

[上一页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