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常德城的抗战碉堡
发布时间:2019-04-18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曹先辉

夕阳西下,沐浴在彩霞余辉中的常德城一片祥和,抗战时期留下的几座水泥碉堡静默无声。它镌刻着中国军队与常德民众浴血奋战、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不灭印记。它是无字的丰碑,令人瞩目。

  高山街口抗战碉堡

  高山街口的碉堡比较隐蔽,高度不足0.8米,位于现在的人民路清真第一春宾馆的东侧。它上面是个木质的“交通岗亭”,碉堡乍看像岗亭下面的台基。

  据常德会战期间,时任《新潮日报》副社长的黄潮如在《常德守城战纪实》称:“这里有一座标准钟楼(强不息钟表店),钟楼下是一座堡垒。”战后分辨不出堡垒的形迹来,说明当日战斗的惨烈。为了防备日寇卷土重来,这座碉堡很快被修整。抗美援朝时,碉堡的顶部成为街头演活报剧的舞台。

  纪念塔边的抗战碉堡

  距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塔东北角约25米的地方,原也有座抗战时期修建的水泥碉堡。它的射击孔指向如今的建设路和工人文化宫方向,上面留有纵横交错的弹痕。

  这座碉堡与东门城濠湾水泥碉堡都是当年城区东北部的防御工事。据战后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研究室的记述:“攻击东门方面的土屋大队,于二十九日黎明在重武器掩护下终于攻克了城门附近的火力点,接着突入城内。城内附近火力点的守军斗志旺盛。当我军进城后仍在顽抗。”文中所指的火力点就是这两个碉堡。

  东门外抗战碉堡

  从前,在甘露寺东部的交叉路口有块指路碑(现碑吉边路路口),当年在指路碑的旁边有座水泥抗战碉堡。常德会战时,日寇1万余人轮番对这一带重点进攻。57师169团柴意新团长率众在这里抵抗阻击,打退了敌人24次进攻,击毙、击伤日军1000余人。而如今东郊乡皇木关社区幸存的一座抗战碉堡,是会战时169团第一营的营指挥所。

  北门抗战碉堡

  北门外原有座水泥碉堡。这座水泥碉堡是1943年常德会战时,日寇进攻北门的重点攻击目标之一。2005年,改造北正街小学附近的棚户区时,从这里挖出一块倭寇冢碑。碑上刻有“中华民国三十二年十一月常德北门战场收集”“倭寇尸九百八十八具冢”字样。这些被埋葬的日军尸体,仅仅是常德会战时从北门战场上收集到的一部分。

  大西门抗战碉堡

  大西门以外地势平坦,沟塘渠堰较少,易攻难守。常德会战前,57师就在落路口、白马湖、夏家岗、矮城墙、北风坡等地修建了若干座水泥碉堡。这些碉堡在当年全都发挥了防御作用,有效地阻止了日军对大西门、小西门的攻击。

  大西门碉堡见证了常德保卫战时大西门战斗的全过程。从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研究室相关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到,1943年11月27日这天大西门的战斗情景:“联队主力在当夜向大西门方面进行夜袭,但没有成功。该大队所属中队军官,至此全部战死或负伤。以后和尔部队伺机向城内突入,均不成功。”

  由此可见,大、小西门一带的水泥碉堡在守城战中充分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白马湖、北风坡、矮城墙的抗战碉堡尚在,供世人瞻仰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