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公共机构能耗因何连年下降
发布时间:2013-07-08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科技部机关食堂所有灶具全部更换为节能灶,用气量下降了约26.5%,每月节气1480立方米。

  根据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2012年,全国各级公共机构人均能耗同比下降4.37%,人均水耗同比下降5.03%。

  1480立方米、4.37%、5.03%——这些数据,体现出公共机构节能的巨大潜力。

  合同能源管理,节能的双赢选择

  公共机构运行经费大部分来自财政,每年的预算主要保障单位业务开展,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节能改造该如何开展呢?江苏省一些公共机构发现,市场机制是解决节能改造的有益选择。比如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他们有种做法名为合同能源管理。

  医院和节能服务企业签订协议,由企业投入设备及改造资金,对医院中央空调进行智能管理节能降耗改造,每年可节约能源资源支出260万元;按照5年合作期和效益分享比例计算,医院每年可节省费用234万元。5年后设备归医院所有,还可以继续产生节能效益。

  对于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来说,这是解决节能改造资金难题的双赢选择。

  加强日常管理,是降低能耗的另一条现实途径。江苏省中医院建立了节能分级责任制,病区护士长为节能第一责任人。值班护士、门诊导医为相关责任人,及时巡查,尽量防止长明灯、长流水等现象发生。同时,节能措施落实效果列入各单位综合目标管理考核。

  也有一些部门从源头抓起,积极采用高效节能的新技术、新产品。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组织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在本级和下属单位建设了30个屋顶光伏发电站,总装机容量5.64兆瓦,首年发电约580万千瓦时。

  据悉,今年中央国家机关19个部门改造水泵142台、变频器40台,平均节电率约30%;中国工程院等单位6个信息机房实施节能改造,平均节电率约24%。中央国家机关及所属单位安装节水型洗菜机640台,综合节水率可达30%。

   1 2 下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