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劳动报》报道,昨天,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回应“上海自贸区开放程度不如预期”的质疑时表示,从负面清单可以看出,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大多数领域对外商投资准入是充分开放的。且负面清单将会适时进行调整,可以说这样的开放程度已经很高,堪称前所未有。
据统计,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负面清单多达89个大类,419个中类,1069个小类,共190条管理措施。对于“开放程度不如预期、吸引力不足”的评价,沈丹阳表示,从这个负面清单中可以看出,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大多数领域对外商投资准入是充分开放的。沈丹阳指出,试验区选择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域包括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以及社会服务等领域。对这些开放的领域,除银行业机构、信息通信等列明服务之外,暂停或取消投资者资质要求、股比限制、经营范围限制等准入限制措施。而且这个负面清单将会根据外商投资法律法规和自贸试验区发展需要适时进行调整,可以说这样的开放程度已经很高,前所未有。
沈丹阳介绍,自贸试验区实施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试点,是我国改革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工作迈出的实质性的一步。因此,这份负面清单列出来的不仅是不得自动准入的投资领域目录,更是开放思路的一种跃进。
同时,他强调,今后商务部将对这种管理模式的实际运行效果进行评估,为下一步修订“外资三法”,以及建立既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又适应我国国情的外资准入和监管体系,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此外,对于外界普遍讨论的上海自贸区是否会对香港产生冲击的问题,沈丹阳回应: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借鉴了国际通行的做法,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一项重大举措。“我们认为,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有利于促进香港的繁荣稳定,实现内地与香港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