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的父母肯定对这段话印象深刻:“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幼儿玩耍或走路时,不小心磕碰到什么东西上,碰痛了,哇哇地哭。家长为了安慰孩子,就会一边哄孩子,一边故意举手打那个“肇事者”,“责怪”它为什么碰痛了孩子,做出给孩子“报仇”的样子。然后安慰孩子说,咱们打它了,它再不敢碰你了。孩子可能在这时候会有些安慰,破涕为笑,家长也会感到很满意。这是一种不好的方法,是一种“复仇行为”。它教给孩子遇到不痛快就去责怪别人,教给他不宽容和报复,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
看到此书,看到此话,真是如获珍宝。是呀,在孩子幼小时,每一个生活细节都可能成为蕴含重大教育意义的事件,儿童教育中无小事,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都可以扩展为孩子的一个好习惯或坏毛病。家长对此应敏感,要用一些心,让每天遇到的一些“小事”,都成为砌筑儿童美好情操大厦的一砖一石。生活中教育无处不在,那些无痕的教育,那些不经意间良好的习惯、善良的思维的形成是多么的重要。看看自家的小娃娃,似乎坏习惯一大堆:吃奶要妈妈唱歌,睡觉要抱着晃啊晃……
于是乎下定决心,从细节入手,从平时做起,让孩子有善良的内心、豁达的心境,开朗的个性,大方的态度……可是很受打击的发现,单“给小板凳揉揉痛”这一件就非常困难,并已宣告失败。只要宝宝摔跤了,爷爷会打地板;只要宝宝撞到桌子了,奶奶会拍桌子;只要宝宝弄疼了,连舅舅都会说:“弟弟不哭,打它。”一开始我还会耐心地向他们说明个中道理,可当宝宝自己也像模像样地拍打着地板的时候,我只能无力地向大家妥协。
看来,“打小板凳”的安慰孩子的方式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习惯,几乎每个孩子都受过家长这样的唆使。但也只是一个习惯罢了,家长也并没有那种教给孩子去责怪别人,不同情别人,凡事利己的教育思维。虽然儿子接受了“打小板凳”教育,可他依然是一个善良的孩子:自己手里的玩具愿意给小伙伴玩;碰到认识的人会打招呼,碰到不认识的人也会善意地微笑;忍不住咬了妈妈一口后会轻轻地说“wawa”,还会在咬过的地方亲一下,以示安慰。
当家长(特别是老人)内心是要让孩子成为一个“好人”,“好孩子”的时候,那个“打小板凳”的习惯并没有影响孩子的习惯思维的时候,那也只好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