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惩罚教育,丢还是不丢?
发布时间:2013-01-15   来源:三湘都市报常德教育专刊  作者: 张佳丽

日前,一位王女士致电求助本报称,以前她的孩子很调皮,总是在学校惹事,她后来尝试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孩子的言行有明显好转,老师之后从没因为孩子调皮再找她,但前两天孩子的班主任突然打电话给她,告诉她孩子犯了错,老师训了几句后,孩子就事事和老师对着干,现在比以前更顽劣了,赏识教育?讲道理她都用过了,可都不奏效,打又舍不得,她不知道该怎么办……

为此,记者询问了部分老师和家长,试图找出其中原因,却发现如今社会赏识教育盛行,惩罚教育逐渐被取代,面对孩子们的调皮捣蛋,家长?老师已无计可施了?于是,关于是否需要惩罚教育的争论,再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常德芷兰实验学校专职心理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郭爱桂

家长?学校?社会皆不认可惩罚教育

家住武陵区宏飞小区的吴阿姨,她也是赏识教育的推崇者之一?"赏识教育的效果很好,孩子乱扔垃圾等坏习惯,得到了纠正,现在孩子更加听话,也更加自信和开朗了?"吴阿姨眉飞色舞地告诉记者,可一说到惩罚孩子,她连连摇头,并说此举不明智?不可取,她认为惩罚孩子可能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伤害?孩子在莲池小学读书的雯雯妈也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孩子成长期间要多夸奖和鼓励孩子?

 "在与学生相处时,我们主要还是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即使学生犯错了,我也不会自己惩罚学生,我都是喊家长,告诉家长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将孩子交给家长自己管教?"常德市卫门口小学的一名班主任说,毕竟现在的家长都很宝贝自己的孩子,万一出了什么事情,这个责任就大了?

常德芷兰实验学校的一位教师也说,现在的孩子都十分金贵,他们很少对孩子实行惩罚教育,平时也很少谈起惩罚教育,因为惩罚与体罚或变相体罚很难界定,怕家长不理解误以为是体罚或变相体罚,所以惩罚是能免则免?

"有些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弱,自尊心又太强,受不得批评和教育,只能说好话?"汉寿县生源实验学校的彭芳如是说?她之前就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的学习成绩中等,但胆子很小,家里父母不在家,爷爷和奶奶又十分溺爱,跟他说话都是轻声细语,唯恐怕吓到他?有一次这个学生犯了错,她轻轻说了句,你怎么能这么做呢?结果一会后,这个学生就躲了起来,任凭她怎么找?怎么喊也不出来?

彭芳还说:"这是其一,还有些学生实在顽劣,屡教不改不惩罚不行,可是一罚就会出问题,罚轻了难以达到惩戒的效果,难以让学生记住教训,罚重了又怕家长认为是体罚或是变相体罚,闹得不可开交,他们学校曾发生过几件类似的事情?"

惩罚教育被曲解

"如今独生子女家庭多,家长过度溺爱孩子,舍不得孩子受惩罚?"说到一些教师谈"惩罚"色变的原因,常德芷兰实验学校专职心理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郭爱桂说,但这并不是唯一原因,多数家长都不了解"惩罚",家长直接将"惩罚"等同于"体罚或变相体罚",又或者虽然家长知道教育孩子时,需要适当的惩罚,但是却不知道哪些"惩罚"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若万一因惩罚而让孩子蒙上心理阴影,更得不偿失,这也是为何部分家长如此抗拒惩罚教育的原因?

"我一听到老师惩罚孩子,就担心得不得了,是不是孩子被打了?虽然我一直安慰自己,惩罚孩子并不一定是打孩子,但就是不由自主地想到这些?"家住鼎城种子公司宿舍的赵阿姨告诉记者,有如此想法的不止她一个,小区里的家长多数都会如此?

可事实并非如此,郭爱桂表示,惩罚是通过剥夺孩子快乐的一种教育方式,它可以是减少零花钱等物质上的惩戒,也可以是诸如减少孩子看动画片的时间等精神上的惩戒,还可以是包括体罚或变相等身体或心理伤害方面的惩戒等等?而所谓体罚或变相体罚,是指那些用武力或语言措施来损伤学生肉体?摧残学生心灵?侮辱学生人格,使学生遭受生理或心理上的伤害的做法?这两者是存在本质区别的?所以,惩罚绝不等于体罚?变相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孩子觉得难堪,打击孩子自信心?

"惩罚是把双刃剑,是一种有难度的教育技巧?倘若掌握不好分寸,可能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郭爱桂表示,就拿打孩子来说,将孩子逼到角落按着打和追着孩子打,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前者让孩子处在一种对自己身体失控的状态,这样有可能对孩子形成心理伤害,但是后者孩子虽然受到了体罚,但他还是处在一种对自己身体的把控中,这不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这些知识很多家长都不知道,而教育部门,目前也没有相关的明文规定,惩罚超过什么样的界限属于体罚或变相体罚?让家长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标准来衡量?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赏识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也得到了很多家长?老师?学校的推崇,郭爱桂认为,虽然赏识教育确实是一教育良药,但单一的赏识教育会造成孩子过于自信?受挫力下降等不良后果,所以适当的惩罚教育必不可少,它能有效地纠正孩子的错误?亲子教育专家刘小川也说:"过分地强调赏识教育,不停地夸奖孩子,对孩子并不是好事,甚至孩子即使做错了事情,家长因过于依赖赏识教育而不批评孩子也是有问题的教育方式?"

就拿8岁的嘉嘉说,据他的妈妈介绍,嘉嘉什么都好就是受不得批评,更不要说惩罚了,只要稍微严厉点,孩子就开始摆脸色?发脾气,然后就什么都听不进去了,每次看到嘉嘉这样,她都很发愁?

不仅如此,现代的许多教育专家诸如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田家炳教育书院院长傅维利?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他们都赞同这样的说法——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他们认为,没有约束力和强制性的教育是软弱的,是苍白无力的?无论从心理学还是教育学的角度看,惩罚都应该有它自己的一席之地?它可使学生明确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在情感上引起痛苦和羞愧的内疚感?适度的惩罚对培养学生的耐挫心理同样也很必要?

"之前提到的王女士的孩子,症结就在于过度依赖赏识教育,夸奖和表扬孩子极度的满足了孩子的自尊心,初期孩子教育效果明显,可这也同时助长了孩子的脆弱心理,孩子听多了表扬,一旦受到批评就会反弹,行为偏激?"郭爱桂分析道?

"惩罚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我们既不能将惩罚作为包治一切的灵丹妙药,也不能将惩罚视为洪水猛兽?在不损害学生人格尊严的前提下,教师学会适当的?正确的?艺术性的运用惩罚,这样的惩罚是十分有益的?"郭爱桂说道,罚之要有度,罚之要有方?

惩罚教育应与赏识教育平衡

"惩罚必须要根据具体的人?具体的事情?具体的环境而定,且须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郭爱桂说?刘小川也表示赞同,她认为不同的孩子对惩罚的承受能力不同,所以惩罚的方式必须要有所不同,外向的孩子,你可以选择责打,但是内向的孩子则不适合,越打越容易出问题,那么你就必须选择其他的惩罚方式,如减少零花钱?减少玩游戏的时间等等?

"即使面对的是活泼的孩子,但是惩罚也要注意技巧问题,绝不能在惩罚中让孩子失控,否则会给幼小的孩子埋下心理隐患,一旦触发重则可致心理疾病?"郭爱桂建议说,老师或家长在惩罚孩子时,不妨给他们一个选择的机会,让孩子自己挑选何种惩罚?家长可以让孩子从减少上网时间?不给买孩子想要的篮球?打扫三天家里的卫生之中择其一实施惩罚?

"家长或老师还可在惩罚中融入有教育意义的元素,给孩子一个成长和承担责任的机会,这将更加有益孩子的成长?"郭爱桂说道?美国著名的解剖学家麦克劳德在上小学校时好奇狗的内脏是什么样,将校长心爱的狗偷偷杀死,校长了解情况后,他惩罚麦克劳德去解剖狗,让他在一个星期内画出狗的骨骼图和血液循环图?在这样一个惩罚措施下,麦克劳德认真的研究狗的内部结构,查阅了很多资料,终于完成了两幅图,并交给了校长,校长对他进行了高度的表扬?杀狗事件就这样结束了,而麦克劳德却从此对解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发奋于解剖学的研究,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解剖学家?

"惩罚是为了教育而惩罚,所以在实施惩罚之前,一定要先了解孩子为何要犯错?只有找到原因,家长才能对症下药,从根源上纠正孩子的错误,加入相符的教育因素,让其成长成才,就好比麦克劳德?"郭爱桂说,在重拾惩罚教育的同时,切记配合赏识教育,不要过分依赖其中一种教育方式,聪明的家长和老师,懂得将赏识教育和惩罚教育结合起来运用,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责任编辑:张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