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世博展馆为何要拆除
发布时间:2010-10-22   来源:  作者:

  
  距离上海
世博会闭幕仅剩下一个多月时间,按照规定,世博展将在10月31日后全部拆除。偌大的世博园将只剩下“一轴四馆”五个标志性的永久建筑——世博轴、中国国家馆、世博会主题馆、世博中心和世博会文化中心。

  上海世博会上的各国展馆不仅各具风情,不少更是造价不菲。如沙特馆的面积仅次于中国馆,总投资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是外国馆中投资最大的;还有身披紫色外衣的“紫蚕”日本馆,总投资额为9亿多元人民币,法国馆的总投资额也达到了3500万欧元……但最终这些展馆都无法保留。许多人对拆除场馆的做法感到疑惑。花巨额资金建成的这些场馆为什么只运行半年时间就被拆除呢?

  对此,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吴志强解释道,这是历届世博会的惯例。上海世博局副局长朱咏雷此前曾公开表示,从世博会159年的历史经验来看,保持原样会给主办国带来很大负担,不仅后期需要资金维护,原有地块也无法重新开发,所以依照国际展览局的规则,世博会上的外国自建馆属于临时场馆,一般在会后拆除。据了解,此前就能否保留场馆,上海世博局也曾和国际展览局商量。但对方表示,如果本次世博会保留大量外国馆,将对以后的主办方带来灾难性的影响——人家可能没有这么多的土地。

  德国馆总代表迪特马尔·施米茨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离开世博会后展馆其实并无太大意义,他说,世博展馆在筹备之初,各展馆已经被要求在世博会结束之后拆除,按照“世博后计划”,这片世博会用地可能会用来建设绿化工程。施米茨表示:“对于一个场馆来说,没有展品、没有内容、没有世博会气氛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世博会的6个月已经足够长了,这些建筑都并不是为了永存保留而设计的,过了一段时间,可能它就不是这个样子了。”施米茨介绍,他们用一种可持续的方式来建造德国馆,使用的1200吨钢材将在世博会结束之后熔铸再造,实现再利用;展品将被归还给各自所属的公司。就连覆盖在德国馆表层的膜,都可以回收用来制作雨伞、防晒装置或是袋子。

  由于不少外国馆的建造设计都是按照临时性标准设计和建造的,在设计前就考虑到拆除后材料的重复使用或直接降解,因此建筑从临时性变成永久性,质量安全如何解决也是个大难题。

  最能说明世博展馆全部拆除的典型案例是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在最初的选址时,爱知世博会借用了当地的青少年培训基地,借用条件是世博会结束后原样奉还。于是爱知世博会在结束之后可谓片瓦不留,完全恢复了一片绿地。而有保留意义的临时性展馆在会后被迁建保留也早有先例,比如1851年的水晶宫,因为反响不错,世博会后即移至伦敦南部的西得汉姆。此外,一些标志性建筑也被留了下来,比如埃菲尔铁塔、西雅世博会的太空针、大阪世博会的太阳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