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古丈毛尖茶
发布时间:2010-10-28   来源:  作者:

 

  古丈毛尖产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故名之为“古丈毛尖”。
  古丈毛尖为历史悠久名茶,唐代人贡,清代又列为贡品。古丈毛尖,属绿茶类,古今名茶,因地得名,产于湖南武陵山区古丈县,境内崇山峻岭,谷幽林深,溪河网布,山水辉映,景色宜人。群山郁郁葱葱之中,出大量的杉木林之外,还有千秋不腐的滇夏、红榧树,供观赏的伯乐和栱桐,以及油桐、油茶、香榧和茶叶等经济林,更为森林之乡的古丈增添了秀色和风光。

  新中国成立后,古丈的茶园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茶区在古阳镇、东方、龙天坪、牛角山一带。境内武陵山脉横亘,山高谷深,森林密布,洞溪潺湲,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壤肥沃,且含磷丰富。尤以三、四月采头茶季节,每天上午九时才日出云散,即使盛夏,也时而晴空万里,时而云遮雾漫。由于云雾多、日照少,温射光多,茶叶内含营养物质丰富,持嫩性强,叶质柔嫩,茸毛多。  

  古丈毛尖茶品的独特品质,于每年清明前采摘芽茶或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头,经摊青、杀青、揉条、炒坯、摊凉、整形、干燥、筛选等八道工序,一丝不苟,精制而成“明前茶”。其成茶条索紧细、锋苗挺秀,色泽翠润,白毫满披;清香馥郁,滋味醇爽,回味生津;汤色黄绿明亮,叶底绿嫩匀整。该茶曾于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展出。 

  历史悠久的古丈毛尖,是全国30种名茶之一,据《桐君录》记载,古丈栽种茶叶始于西汉,古丈在东汉时就列为着名的产茶地之一。唐、清两朝曾作为贡品向当时的皇室进贡。据《古丈县志》记载:“十九世纪末叶,古丈坪厅之茶,种山者少,皆人家园圃所产及以园为业者所为……清明谷雨拣摘,清香馥郁,有洞庭君山之胜……” 本世纪30年代,古丈毛尖在西湖博览会上获得优质奖,因而名声大振。1982年古丈毛尖被评为中国名茶,1983年又获国家外经部颁发的优质产品荣誉证书。  

  60年代,古丈籍着名歌唱家何纪光先生的一首《挑担茶叶上北京》轰动乐坛,歌词里的茶叶,即指古丈的毛尖茶。近年来古丈籍着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的MTV《古丈茶歌》,在全国500余家电视台播出,古丈毛尖随着茶歌蜚名海内外,销量猛增。后来,着名画家黄永玉先生又为古丈题写了“古丈毛尖”四个大字,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题写了“中国名茶,古丈毛尖”八个大字,无疑又给古丈茶业注入了新鲜血液。是以近年来古丈毛尖得以行销海外,而且售价不低。

  制作工艺:古丈毛尖的采摘和制作技术要求很高。采必须在清明前后15天以内进行,专采一芽一叶,芽叶要鲜嫩、匀称、洁净。  

  毛尖茶制作时,一般要经过杀青、清风、初揉、炒二青、复揉、炒三青、做条、提毫收锅等8道工序。杀青后,杀青叶须经过清风,以散热气,经适当初揉后,入锅中进行“炒二青”,再经复揉,又入锅中进行“炒三青”,炒到茶坯不粘手时,即行做条。做条亦在锅中进行,其法是双手握茶于手心,运用掌力进行回转搓揉,边揉边散开,使茶坯沿锅壁散落滚转,如此反复进行多次,待茶叶达八成干时,进入提毫收锅,炒至白毫显露,茶香透发,出锅收藏。以上每一道工序都必须一丝不苟,精细认真。这样制出的毛尖茶,条索紧细,匀整圆浑,白毫显露,色泽翠绿光滑。  

  古丈毛尖茶产于高山地带,当地从未出现过灾害性病虫害,茶树不用喷施农药,加上茶农习惯性施用有机肥料,所以少有污染。常饮古丈毛尖,能清心明目,去脂提神,促消健胃,利尿通便,延年益寿。  

  古丈毛尖成品条索紧结,锋苗挺秀,色泽翠润,白毫显露;香气持久;汤色清澈;滋味醇爽;叶底嫩绿,不仅深受国内广大爱茶者的好评,而且在苏联、日本和东南亚各国久负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