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文明武陵美好绽放
发布时间:2019-05-30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武大为

  文明武陵美好绽放

  知礼守礼形象美

  五月,草木葱郁,繁花似锦,又是一年好时节。武陵区北正街恒大华府小学的长廊上,孩子们一边转动核心价值观魔方墙,一边琅琅发声:“诚信就像荣誉一样重要。”“文明是一个先苦后甜的过程,开始很难很苦,等养成习惯时,它就变得轻松甜美!”……稚嫩的童音里,我们仿佛看到了他们未来的美好模样。

  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文明,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和底色。从2008年提出文明城市创建到2011年入围后连续保牌,再到2016年底文明武陵启动推进,坚持与践行,刷新着文明武陵的形象,更赢得了一系列荣誉与褒奖——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组织武陵区学田工志愿服务联合会、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新坡社区、全国最美志愿者姚跃林、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全省地级市第二。这是武陵城的骄傲,更是武陵人的自豪。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邦,遵礼、懂礼、重礼是我国的优良文明传统。礼,更是一切美好形象的根基。

  “文明武陵,从我做起”主题活动就是一场将文明礼仪进行到底的马拉松,公职人员充当先行军,开启了一场上行下效勇当表率的礼仪传递赛,形成了知礼守礼的蝴蝶效应。

文明校园书声琅琅。

  知礼守礼 形象美

  从2017年起,以《武陵区公务文明礼仪二十条》为标准,武陵区对公职人员进行了全覆盖公务礼仪常态化考评。2018年,该区区委书记、区长带头,百余家单位近3000名工作人员参与了普通话培训。大型会议、公务活动、窗口单位,着正装、说普通话、戴区徽成为武陵公职人员的标配。公职人员在公务场所吸烟、披头散发、言语不雅等不良习惯、不文明行为得到了彻底转变。曾来武陵区授课的全国知名学者周永广、潘建成等,用“震撼”二字形容对武陵公务形象的感受。

  一系列连锁反应发生在武陵区的各种公务行动中,文明征拆、文明防汛、文明城管,当工作以文明的方式推动,居民的认可度与日俱增。与征拆户共度传统佳节、非机动车首次违停微信朋友圈集赞免罚等文明务实之举,赢得了老百姓一片赞誉。

  斑马线礼让行人等一系列文明行为也在居民中潜移默化形成良好习惯。人民日报原副社长何崇元、中山大学教授朱健刚来到武陵区感叹:走在武陵的斑马线上,如沐春风,令人印象深刻。人民日报、湖南日报先后以“没有栏杆的城市”点赞推介武陵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城市居民文明习惯的养成也非一日之功。在城市文明形象的背后,是“文明交通我劝导”“文明护校行动”等系列主题活动几年来坚持不懈的成果,是一大批志愿者汗水的结晶。武陵区全体区级领导率先垂范,公职人员、师生等志愿者做出表率,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春夏秋冬月月不停歇,早晚高峰日日不间断,仅2018年累计参与人数达到1万人次,服务时长超过3万小时。

  在网络暴力甚嚣尘上的今天,武陵区提出了网络文明公约,全区居民也通过全媒体、多载体的网络文明宣传,加入了维护网络文明的队伍。2018年,全区网络有奖知识竞答参与人次突破了10万。近百名“五老”志愿者在网吧义务开展文明上网劝导。武陵区的网络文明成效、经验得到了省委网信办的重点推介。

  一座文明城市的外在形象日渐深入人心。

常德市城区人民路和青年路交会处一建设工地围挡上,一组维护城市美好形象的墙绘十分醒目。

  善德助人 风尚美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武陵区形成了属于武陵的道德文化品牌。“远学雷锋,近学田工”不仅是一个志愿活动品牌,更是从一个田工到千万个田工的道德文明繁衍。通过评选推介田工道德奖获得者,表彰各类文明典型,让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看得见、学得到,使文明成为居民群众为之珍惜的荣誉。在榜样的感召和影响下,“武陵红”那一身红马甲正成为武陵区志愿服务的一个符号,更成为武陵区善德风尚的代名词。

  从抗击冰雪到保护母亲河;从紫菱社区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餐饮的企业志愿者,到爱心驿站为居民修车补胎的“社区110”;从社区书屋里“我为德城育新苗”的普通大学生,到新坡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里的暖心人,武陵红随处可遇、随时可见。据统计,目前武陵区在志愿武陵网站实名注册志愿者达12016人,志愿服务站近500个,志愿服务组织305个,市级以上最美志愿者近50人,近3年累计志愿服务项目1419个,志愿服务时长超过10万小时,居全市之首。

  东江街道新坡社区常住人口只有2766人,志愿者就达1600多人。一支100多人的志愿者巡逻队日夜守护社区安宁,2018年曾抓获2名正在进行偷盗的犯罪嫌疑人,为社区营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党员志愿者、网格支部志愿者、巾帼志愿者、辖区老师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科普志愿者等十多支专项志愿者服务队伍发挥各自特长,在社区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形成了鲜明的活动特色,为社区营造出了一种互动互助的美好生活面貌。“住在新坡真幸福!”成为了新坡社区男女老少的内心独白。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全国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联络工作示范站、湖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一系列荣誉纷至沓来。

  在文明单位创建中,全区荣膺全国、省级以上文明单位等称号的就有11家。在传统佳节里,通过快闪闹元宵、网上祭英烈、七夕话爱情、诵读传经典等主题活动,节日成了爱国节、文化节、道德节、情感节、仁爱节;在公共场所中,“文明用餐、节俭惜福”“请勿践踏青青小草”“相互礼让、相互帮衬”等温馨提示随处可见,长久熏陶入脑入心;在社会“细胞”家庭中,通过文明家庭创建、廉洁家书征集、家风家训展示、家风咏传承等活动,推动形成了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代代传承的家庭文明新风尚。

  两年来,通过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武陵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违规整酒进行了专项治理。全区5万人、107家酒店签订文明整酒承诺,128个村(居)将文明整酒纳入村规民约或居民公约。劝阻违规整酒行为160多起,劝导人数830余人。对不文明行为实行曝光倒查,向15家相关部门进行了59条次交办和督促整改。芦荻山乡观音寺村党员孙启宏带头节俭操办父亲丧事,被中国共产党党报头条、湖南文明网宣传报道,点击量达10万,给移风易俗带来了巨大的正能量。

文明新风从我做起。

  真抓实干 奋斗美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大到民族的伟大复兴,小到个人美好生活的创造,奋斗是唯一的途径。文明创建之于城市和个人的意义就在于提高素质、凝聚力量、激励斗志去开创崭新的美好生活,精神文明正是支撑美好武陵发展的无形力量。

  2017年,立足武陵的风土人文,武陵区设计了形象标示,并进行了全面推广。2018年,面向社会征集了7首武陵形象歌曲,邀请常德籍歌唱艺术家吴碧霞、陈思思、宋歌、王相周等演唱,不仅在央视展播,更成为武陵区大街小巷广为传播的武陵精神之歌。该区还把书香文化、群众文化、优秀文化,作为挖掘武陵文化底蕴的切入点,以23家车胤书屋为基点,打造了500米阅读圈,以文化润人心,以文化凝动能。连续多年举办的广场舞大赛、社区文化节、百团大赛成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聚会和大餐。近年来,通过武陵国际微小说节平台推介武陵文化,文字中承载的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武陵精神在全世界闪光。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以脱贫攻坚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武陵区着力打造大美芦荻山、生态丹洲、文化河洑,展示文明乡村形象,相继破解了秸秆焚烧、大棚房、垃圾清运、畜禽养殖等顽疾,美丽乡村实现了从一处美到处处美的转变。文明城市建设过程中,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通过三社联动和志愿服务项目,引导市民群众以及近心帮、恒德社工等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城市管理中,拆违透绿,大街小巷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保洁,探索灵活早市等更加精细、更加柔性的治理措施。产业发展中,坚持把宜居兴业作为园区提质的基本原则,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搭建一站式涉企服务平台,投资环境更具吸引力。

志愿者清理主干道路边的杂草。

  “文明武陵 从我做起”主题活动,培养了武陵人奋斗的精神。两年多来,该区将文明武陵活动融入扫黑除恶、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通过文明武陵培育的一大批具备文明素养、奋斗精神的时代新人,也全力奋战在打造产业强区、建设美好武陵的各个行业、各条战线,取得了无数令人振奋、令人自豪的成绩;绩效十三年冠,棚改征拆的武陵速度,产业立市全市第一、全年引进重大项目55个、总投资达343亿元等,活力武陵乘势而上,声名远播。

  坚持实干兴区,坚持以居民美好生活需求为导向的武陵区被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评为真抓实干城市。文明宜居、文化厚重、真抓实干的文明武陵正美丽绽放,一个美好的武陵正踏歌而来。(常德日报记者 武大为 通讯员 刘译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