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小康画卷看常德】产业带动幸福来 ——津市市产业扶贫纪实
发布时间:2020-08-11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肖洋桂 杨 淳 杨金蕾 马 利

  (见湖南日报8月11日“市州观察版”)

  肖洋桂 杨 淳 杨金蕾 马 利

  产业兴,拔穷根。津市市以贫困县的力度和标准狠抓脱贫攻坚,紧扭产业发展“牛鼻子”,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模式,走出了一条非贫困县的精准扶贫之路。目前,所有贫困村全部出列,脱贫1669户5053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25%。2016年至2019年,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县市。

 

  (津市市白衣镇湖南台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藠果加工车间,村民在修剪藠果。傅聪 摄)

  贫困户种致富果

  7月17日早晨,津市市白衣镇红光村贫困户马金武穿着雨鞋来到藠果地里,看到新栽种下去的水稻没有被雨水淹没,正在茁壮成长,脸上洋溢着笑容。回家路上,在集镇见刚捕捞上来的小龙虾个头大,一口气买了10斤。

  “老婆子,这周末是否回来一趟,我给你做麻辣小龙虾吃。”一回到家,刚把龙虾放进大盆里,马金武便对在镇上藠果加工厂里做事的妻子打电话说道。前来问询雨情灾情的村干部正好撞见,开玩笑道:“哟,又打牙祭呢!龙虾个头不小,又新鲜,都爬出盆了!” 马金武笑着回答说:“不能总吃猪肉,现在藠果采摘完了,稻苗也播种了下去,闲着无事,尝试做个麻辣小龙虾。”

  马金武夫妇都年近七旬,儿子患病多年,干不了活,孙儿正在读高中。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就医、就学等都有了保障,赚一块钱就可以存一块钱,马金武夫妇干劲特足。马金武在家种植藠果,农闲时还在镇里的藠果种植基地务工。仅种藠果和务工,他一年就可以赚3万多元。而妻子在藠果加工厂做事,一年也可以赚8000多元。

  有了收入保障,马金武隔三岔五地在集镇上买点猪肉打牙祭。最让他开心的事,是正在读高中的孙儿学习成绩排名班级前三,考个重点大学应该不成问题。每说起孙儿,马金武总是兴奋地站了起来,感觉生活更有奔头了。

  相距不远的毛里湖镇田家山村的贫困户彭美龙一家,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幸福。每天傍晚,60多岁的彭美龙和老婆带着智障的儿子,牵着两只宠物狗,在宽敞平整的村道上散步。乡亲们问及今年藠果收成情况,彭美龙笑着说:“藠果全收购上去了,但还没结算,应该在3万元以上吧!”

  彭美龙夫妇很勤快,经常在附近的柑橘基地务工。同时,还利用空闲时间,将房前屋后都种植各种苗木。桂花树、罗汉松、银杏树等树木的个头都有两三米高,一旦出售,收入不菲。彭美龙说:“即使没人来买,也可以绿化环境,自己看着舒服。”采访中得知,彭美龙患有“三高”,不能多吃肉,今年将邻居家的池塘给承包了下来,专门给自己家供鱼。

  利益联结后劲足

  7月2日,白衣镇白衣庵社区藠果分红现场,挤满了前来分红的贫困户,很是热闹。今年74岁的卜庆生从村干部李运贵手中接过1800元现金,激动得老泪纵横。如果是打零工,这将是他几个月的收入。

  卜庆生夫妇均年过七旬,又都患病,身有残疾,还要照顾瘫痪在床36年的儿子,家境贫寒,是村里的特困户。党的扶贫政策使卜庆生一家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当地发展起来的藠果产业让无劳力的卜庆生一家也沾了光。

  津市市独特的土壤和气候孕育出的藠果品质优,产品远销日韩等国,每亩藠果纯收入可高达5000元。藠果也成了当地脱贫致富的首选产业。近年来,为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帮扶全覆盖,“村村有扶贫产业、户户有利益联结、家家有收益保证”,津市大力推行“三一帮扶”模式,力争探索出一条非贫困县的巩固脱贫成果之路。

  委托帮扶每名贫困人口“三分田”,津市市财政按照每人1000元标准,把扶贫资金拨付到镇,镇政府、村委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贫困户签订4方协议,由村委会委托合作社帮扶贫困户,按照“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发展藠果、食用菌产业,根据种植成本估计,贫困户人均入股3分田。去年,投入扶贫资金600万元,现已在毛里湖镇、药山镇、白衣镇建成了9个藠果产业基地,在新洲镇建成了食用菌产业基地。

  有“中国藠果之乡”之称的白衣镇,利用产业扶贫资金委托红光村、钟灵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打造藠果扶贫基地,所得利润严格按照70%分给全镇贫困户。此次白衣庵社区率先给17个贫困户发放的2万多元红利,便是来自该藠果扶贫基地。

  白衣镇党委书记刘波介绍说,该镇有种植藠果传统,产量有保证。与加工厂签订的收购价是保底价,收入稳定。根据今年藠果生产情况,该镇藠果扶贫基地可为全镇275户798名贫困人口带来分红1000元左右。

  同时,津市还投入扶贫资金180万元,按照每户1000元的标准,直接扶持每户贫困户在屋前屋后种植一亩经济林。镇里统一购买苗木、统一请人种植、统一技术指导、收益后统一销售。对于完全无劳动能力或无种植面积的户,由村里协调,选取地方集中种植、集中管护。当前,毛里湖镇、白衣镇以栽种柑橘类苗木为主,新洲镇栽种油茶,药山镇栽种冬桃。“一亩经济林”成功融合了产业扶贫和绿色庭院建设,预计2-3年内可形成稳定增收能力。

  产业一兴百家旺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津市积极采取“小额贷款”“协议帮扶”方式,鼓励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餐饮、加工、运输等产业。对1万元以上资金需求的贫困户,以金融扶贫小额贷款进行扶持。对1万元以下资金需求的贫困户,采取协议帮扶方式,帮扶资金由镇政府或后盾单位先行垫付,贫困户取得收益后再免息偿还。目前,津市市已发放小额贷款572户2639万元,协议帮扶贫困户580多户。

  嘉山街道戚关村贫困户黄大军饲养的3000多只鸡,每天可产蛋1000余个。黄大军每天归拢后,再发往商家,一天创收800多元。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黄大军主动捐出了几千个鸡蛋给抗疫一线人员。

  “没有免息贷款,我哪里还能翻身!”黄大军说,他原本在外地开餐馆,并不贫困,但一场重病,掏光了所有积蓄,还有欠债。国家实施脱贫攻坚后,他看病的负担大幅减轻。免息贷款,让他发展起养殖业,找到了活路。现在他收入稳定,两个小孩都在读书,一个读小学6年级,一个读高二。“大的孩子说今后考大学想读绘画专业。这比其他专业烧钱,但只要孩子考上了,会坚决送她去读。”黄大军说,现在产业发展起来了,自己做事底气也足。

  同时,津市明确提出全市各部门单位集体福利的30%用于消费扶贫,全力保障贫困户的农副产品销售出路。并广泛动员工商联、残联、工会等群团组织和社会爱心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扶贫帮困,全市各界人士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300多个。

  家住新洲镇庹家峪村的贫困户马和平,因几场车祸落得人财两空,妻子也去世了,还欠许多债。结对帮扶后,扶贫后盾单位为他援建了蔬菜大棚,蔬菜直供给津市市人民医院食堂。仅种植蔬菜这一项,就可以给他带来数万元的收入。如今,马和平精神抖擞,一扫往日阴霾,令人刮目相看。女儿上了大学,他成了“白金王老五”,说亲的媒人也开始上门了,生活幸福而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