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小康画卷看常德】武陵沃土育“金丹”
发布时间:2020-12-31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卓 萌 胡昌国 熊 杰

(河洲沃土育金丹。 武陵区委宣传部供图)

卓 萌 胡昌国 熊 杰

沅水弯弯,弯出一个丹洲。位于常德市城区西部的武陵区丹洲乡,西、南、东三面被沅江环抱,形如一只敞开的口袋。

河洲有沃土,沃土育金丹。昔日丹洲乡,因广泛种植柑橘、丰收季满目金黄,得美誉“金丹洲”;今天的丹洲乡,发挥近郊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聚焦生态高效农业发力,特色产业带动乡亲脱贫致富,大笔起落恣意挥洒乡村新卷,真正将万千财富收入囊中。

(希望的田野。周爱田摄)

扶贫产业送春来

12月23日下午,丹洲乡太平村4组的易春来给大棚里辣椒苗通风换气回来,准备吃过晚饭再去趟地里。“天越来越冷,晚上大棚一定要遮好。”53岁的易春来干劲十足,看不出他曾好几年泡在“药罐子”里。

易春来是武陵区委书记莫汉桃结对帮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0年前,易春来突患大病,原本还算殷实的家庭为求医治病掏空了口袋,经济状况急转而下。经过多年治疗病情好转后,易春来和妻子依靠政策帮扶,建起6个蔬菜大棚种菜销售,于2016年脱贫。后来,易春来发现菜苗销售收益更高,又开始大规模培育茄子、辣椒等菜苗。

冬夏育苗,春上种菜,一天也不闲着。易春来说:“菜苗需求量大,很多老板直接上门来收。我都要忙不过来了,现在一年收入能有6万元。”易春来还在院子里种下了金丝皇菊,计划明年先育苗“试试水”,如果效益好,再扩大规模。

收购易春来菜苗的客户有很多,其中一个近在“家门口”——丹洲乡扶贫产业项目盛丹果蔬专业种植合作社。今年该合作社以每棵1毛5分的价格,找易春来“订单式”培育了2万棵辣椒苗。

盛丹果蔬专业种植合作社主要发展特色水果和蔬菜种植。草莓、桑葚、火龙果、无花果、八月炸、冰菜等蔬果品种特别,品质好,不愁销路。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请人务工、分红,带动太平、沙湖2个村137个贫困户增收。务工者每天可获得100至150元收入;贫困户每年每户分红200元。

以易春来为代表的贫困户,像易春来一样,依托政策帮扶、依靠勤劳双手,等到了“春来”。据统计辖区内剩余59户124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于今年全部脱贫,乡党委、政府因户施策建立防止致贫返贫机制,综合运用产业帮扶、开展消费扶贫助农活动、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手段助力脱贫攻坚全胜凯旋。今年3月,盛丹果蔬专业种植合作社、金楠果品合作社成功申报为扶贫产业项目,带动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边缘户脱贫致富。同时,丹洲乡耘洲农业基地建设项目、太平村“村社合一”试点项目、太平村佳和冷链种业基地项目全面铺开实施,预计年底分红达15万元。

(桃林葱茏)

城里藏着“桃花源”

常德,是“桃花源里的城市”;丹洲,要做“城市里的桃花源”。

仲冬时节,丹洲乡楠木村桃产业第二基地里,20多名农民穿着轻薄的小袄,手持铁平锨,忙着在田垄上种下一棵棵桃树苗。这些小苗高不过腰,成行成列,齐齐整整。不远处的第一基地上,去年同期栽下的桃树已经高人两头,明年即将挂果收益。

2019年,乡、村干部多次外出招商引资,最终同湖南沃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今年该公司成立常德市金楠果品专业合作社,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流转农户土地,发展桃种植。其中第一基地300亩,150亩土地覆盖锦春黄桃、蟠桃、丽江雪桃等35个品种,以保证5月到10月均有果实产出供应;另外150亩则大量种植同一品种,作为工业果批量外销。

楠木村9组的贫困户杨小华,因身体原因无法外出务工,丈夫做一些散工支撑家庭。“原先家里有一亩地,公公拿来种棉花,现在他年纪大了也干不动农活儿了,干脆将土地流转给公司种桃子。”杨小华夫妇通过流转土地和黄桃园务工每年收入2万元,此外,杨小华还参加了村里的公益性岗位。“现在孩子也出来工作了,能自己养活自己;我们也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吃穿不愁,日子还是比以前好。”杨小华说。

“农民传统的种植模式只能小打小闹,自给自足。科学管理、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才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乡扶贫专干王健说。村里发展桃产业,不仅让农民获得较为稳定的土地流转收入和务工收入,摆脱了自种自销时“靠天吃饭”的风险,也为村子带来更先进的种植理念和技术。村民们依据合作社和公司指导,将桃树种植在高垄上,以防水涝;桃树间套种毛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良土壤;为桃树施有机肥,绿色健康;采用“Y”型修剪技术,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

12月10日,丹洲乡人民政府又与湖南寰沃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签下了丹洲乡千亩早熟桃高效农业示范园建设投资协议。项目总投资约1.3亿元,规划面积1070亩。

“市城区驱车过来不过20来分钟的车程。等千亩桃园建成投产,这里将变成一个‘郊区桃花源’。紧张的生活工作节奏下,市民如果去不了桃花源,不妨来近郊的丹洲乡,赏桃花、品鲜桃。”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傅大圣满怀憧憬,希望示范园开园能带动楠木村及周边产业、经济发展。

(冬日劳作种下希望)

串珠成链乡村兴

沿丹溪南路从北至南前行,一路畅通无阻,视野开阔。沿途可见,道路两侧的村民正在辛勤劳作、平整土地。

贯穿河洑镇、芙蓉街道、丹洲乡的丹溪路,于2019年通车,北通常张高速,南接常吉高速,经沅水四桥通桃花源机场。武陵区委、区政府适时提出沿路打造“金丹银河高效农业产业带”重大战略,为沿线乡镇街道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赋能。丹洲乡党委、政府紧跟部署,围绕“做大特色产业,建设生态丹洲”持续发力,以点带面推进产业带建设,通过打造美丽丹溪线,辐射全丹洲乡。

乡党委书记孙家辉介绍说:“丹洲乡大部分土地属于一般农业用地和基本农田。”因此,丹洲乡瞄准智慧农业、立体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等现代农业业态,在丹溪路沿线重点发展精品花卉苗木、高端现代优质农业,适度布局休闲观光产业,提高种植效益,凸显生态特色。千亩早熟桃高效农业示范园便分布在丹溪南路两侧。

丹洲乡是常德市城区西南的“门面”,高效农业产业带如同其颈上一串耀眼的珍珠项链,一颗颗“项目珍珠”各展风采、又相互映衬。位于最南端的一颗,是长湖村的农村教育培训基地项目。浙江(常德)商会拟投资约2亿元,流转426亩土地,于此建一座大型现代化培训基地。

培训基地集农耕文化基地、学农体验教育科技体验空间、红色文化与湖湘文化学习体验馆、生命救援体验馆、职业体验与职业规划馆、生活体验馆等多功能场馆于一体,为市城区中小学研学教育活动提供了支撑。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教育与培训量达30至48万人次,培训收入额可达1.5亿元。前期土地平整工作中,项目日用工10余人;建成开园、正式运营后,还将优先聘用当地村民入园务工。

为加速引入项目活水,高效推进产业带的建设,乡里还成立了项目建设指挥部,重点抓“金丹银河高效农业产业带”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紧紧围绕高效农业核心定位,扎实做好宣传推介、招商引资、土地流转、后期服务,推动一批有发展前景、有科技含量、有持续生命力的优质农业项目落户丹洲,促进农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目前丹洲乡丹溪路沿线已签约7个项目。在不远的将来,丹溪路将成为丹洲乡广大群众实现小康的“康庄大道”。从机场、高速来常的人们,经丹溪路进城,由恬静的乡村田园牧歌,驶入繁华的现代化新城,一路好景相伴,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丰硕成果就这样直观生动地呈现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