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不等人 昼夜施工忙
——我省最大泵站项目复工见闻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 记者 肖洋桂 通讯员 刘杰 曾昭阳
2月14日上午,殷贵生不停地来回走在河堤上,时而俯瞰泵站项目工地,时而眺望天空,眼看天气越来越阴沉,察觉气温果真要下降了,连忙打电话叫厨师中午加菜、熬汤驱寒。嘴里不停地念叨:“疫情已耽搁了时间,现在又来倒春寒,汛期就要到了,再不抓紧,工程就要泡汤……”。
殷贵生是澧县小渡口泵站建设管理负责人。泵站项目位于澧县小渡口镇涔水与澧水交汇处,总装机功率为2.07万千瓦,是湖南省目前装机功率最大的泵站。建成后,可解决周围785平方公里区域的洪涝问题,惠及群众约80万人。
工程已于去年10月开工,按原来计划,过完春节,1月29日就要复工,赶在今年汛期来临前,完成站房基础水下部分的工程施工。然而,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加之澧县又与湖北毗邻,复工时间不断延迟。为确保安全度汛,经澧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批准,在严格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基础上,2月5日,该工程才正式复工。
当天上午,记者戴着口罩来到施工现场,只见100多名务工人员都戴着口罩,撸起袖子,忙碌地施工,进行站房基础混凝土浇筑。引人注目的是,部分施工人员口罩上留有不少指印,额头直冒汗水,互相开起玩笑。殷贵生说,复工人员多是周边农村居民,不习惯戴口罩,加上这是体力活,所以经常调整口罩,也就留下痕迹。
殷贵生介绍说,为了便于施工人员更换口罩,不耽误工期,县里为该项目提供口罩、消毒液等防控物质保障。该项目部安排6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防疫工作,每天对食堂、其他公共场所定时消毒。上下班时给工人测量体温,巡查防护措施,提醒个人卫生。“原来是一个大食堂,现在分为5个食堂,施工人员现在都是轮流就餐、分开就餐”。
据了解,为了加快施工,该工地采取日夜轮班制,晚上搭钢筋,白天浇混凝土,工程进度明显加快。在现场,3个用木头搭建好的模型十分醒目,每个模型比一间房子还大。模型设计人员肖丽华正耐心指导木工如何制作模板。肖丽华告诉记者,这叫流道模型,浇筑混凝土时,镶嵌在堤坝中,给泵站排水时腾出水流通道。因为泵站功率大,排水量大,所以流道空间也就大。按设计,有6台装机,也就需要6个这样的模型,其他3个正在加紧搭建中。
临近中午,殷贵生接到县防疫指挥部电话,说澧县中医医院为复工人员熬制了新冠肺炎预防中药,下午就可以领了。殷贵生匆忙吃了午饭,朝县城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