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大学就业率“注水”成潜规则 举报制度收效甚微
发布时间:2010-10-20   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
    学生反映就业率不到10%,却被湖北省孝感学院说成几乎接近完美的95%。此事经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报道后,高校就业“注水”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自10月中旬开始,各高校校园招聘会将陆续进入高峰,很多大学生难免心存疑问:今年我们还会不会“被就业”?就业“注水”这一潜规则游戏为何屡禁不止?教育的诚信何在?

    学生“被就业”很无奈

    在大学校园里,只要你一提到“被就业”或就业“注水”总会激起“共鸣”。在西安郭杜大学城某高校就读的大四学生王晓娟说:“‘被就业’去年一度曾是同学们谈论的热门话题。听说去年一位学姐就‘被就业’了,在她根本不知情的情况下,学校以她的名义与一家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而所谓的那家公司她根本就没听说过。今年我们是不是会再‘被就业’,真的不好说。”

    对于“被就业”,就读大四法律专业的李俊很气愤地告诉记者,就业压力大,就业难,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重在教育质量,没有必要造假骗人呀。更让人气愤的是一些学校以你没有签就业协议为由,扣发或缓发毕业证刁难人。他一个同学去年为了领毕业证,就随便找了一家职介所盖了一个章“算”就业,而他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找到就业单位。大多数学生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就在辅导员苦口婆心的劝说下违心成为学校造假的帮凶,学校在威逼他们的学生造假!

    就业“注水”已成潜规则

    对于高校就业“注水”现象,西安某高校就业办一位负责人向记者透露,高校就业“注水”已成为一种潜规则,在2006年就有学校被媒体曝光,不过从去年到现在被媒体曝光的学校多了起来,社会的关注度更高了。

    很多人一提到就业“注水”,首先想到的是一些民办院校,其实就业“注水”已成为高校就业中的一种潜规则游戏,根本不分民办或公办,只是多少的问题。国家重点院校注入的水分少点,普通院校水分多点。因为就业率是“衡量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核心指标”和“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学校就业“注水”主要是为了应付上级的评估检查及学校声誉,但更重要的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所考虑。现在国家教育部规定各专业的就业率直接和每年的招生指标分配相挂钩,各专业招生人数又直接和院系的办学经费挂钩,在利益的驱动下各学校就业“注水”,抬高就业率就不足为怪了。

    业内人士表示,现在你随便翻开一所高校的招生简章,那个不是就业率高达90%以上,但真正有多少学生就业,恐怕就业学校招办自己也说不清楚。

    很多专家指出,高校就业“注水”,直接关系到国家教育统计数据的不准确性,而不真实的就业率很可能误导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的判断和政策制定,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来遏制。

    举报制度也收效甚微

    为防止高校就业“注水”问题进一步加剧,教育部从2006年起就开始建立就业率举报制度,并设立就业率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建立检查制度,在高校教学评估中加大违规查处力度,加大就业状况的权重,对就业率作假者实行“一票否决”。

    记者在调查中却发现,从2006年建立举报制度至今,高校就业“注水”问题非但没有被遏制,反而愈演愈烈,这到底是相关部门没有尽心尽力去监督,还是目前本身的高等教育制度有待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