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论感恩
发布时间:2010-12-18   来源:  作者:刘明


    按照市委的部署和要求,市委常委要带头讲党课,这次办到我了。近段时间来,我一直在思考讲点什么。讲党课其实也是一个思想交流的过程,要达到寻求共识、形成共识的效果,就要找准切入点,增强针对性。想来想去,我选择了“感恩”这个话题。

    大家知道,在美国和加拿大有一个特别的节日,叫“感恩节”。感恩节的由来要一直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发端。17世纪初,英国的清教徒遭到迫害。1620年9月,102名清教徒登上“五月花”号帆船,于12月26日到达了美国的普利茅斯港,准备开始新的生活。然而,这些移民根本不适应当地环境。第一年冬天过后,只有50人幸存。这时,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给移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特地派人教他们怎样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按照宗教传统习俗,移民商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一同庆祝节日。1863年,时任叛国总统林肯将它定为国家假日。1941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令,把感恩节定有每年11月的第4个星期四。每逢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凡,人们按照习俗表演或体育比赛等。分开了一年的亲人们也会从天南海北归来,一家人团团圆圆。感恩节是不论何种信仰、何种民族的美国人都庆祝的传统节日。后来加拿大也设立了感恩节。

    中国没有感恩节,但关于感恩的论述,中国古已有之;关于感恩的传统,中国源远流长。自古至今,中华民族无不把感恩当作一个传统美德加以弘扬,褒扬感恩之义举,维护感恩之礼仪,倡导感恩之风尚;先贤圣人无不把感恩当作一种优良品质加以修养,怀感恩之心,修感恩之德,行感恩之礼,做感恩之事。源远流长的感恩文化诠释着中华民族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性美。由此看,感恩不只属于西方文化,它是人类美德的彰显,世界文明的标尺。在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多样的时代,作为党员干部,如何懂得感恩、学会感恩,不仅是一个文化命题、社会命题,更是一个时代命题、政治命题。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我的一些认识,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

“感恩”,它在牛津字典里的解释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从语法角度来分析,感恩是一个动宾结构的词语,感是行为基础,恩是目标指向,两者相互依存、有机统一。那么,“感恩”具有哪些特性呢?初步概括,有以下7点:

1.反馈性。感恩是对施恩于己的回应和报答。凡是感恩的行为,必有一个源头。这个源头或者很大,比如危难时救你一命,或者很小,比如劳累时扶你一把;或者很近,可能发生在今天、昨天,或者很远,可能发生在数十年前,甚至发生在上代人、上上代人身上。但是这个源头总是客观存在的。一首流行歌曲唱道:“感谢大哥当初一巴掌,我懂得风雨中,什么是坚强。“当初一巴掌”就是现在感恩的源头,没有那一巴掌,就没有今天的惬意状态和深情吟唱。

2.自觉性。“恩”这个字拆开来是“因”字和“心”字,它告诉我们“因为有心,才懂感恩。”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不忘他人恩情的人一种萦绕心间的情感。“感恩”的行为必须由心灵所引导,由心灵所触发,是感激的表达,是爱心的流露。感恩是一种主动、自觉的行为,不是一种单纯物质层面的回馈与施舍。即使没有感恩之力,只要有感恩之心,在心底里感动,在心底里祈祷,也是感恩。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才会将感恩化做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生活中。前年,市委办公室开展了一次撰写和交流“感事家书”的活动,全体干部职工以书信的方式,抒发自己对家人的感情,大家有感而发,说出了许多平时想说而没有说出口的真心话,生动而真挚地表达了对亲人的感恩之情,其动情之深,催人泪下。这些书信年底被编入《愿景之力》。

3.从善性。以善报德、从善向好是感恩的本真和基点。文学家王蒙曾经说过,自己丰富才能感知世界的丰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是啊,感恩的方式不管怎样,其动机都是善的,都是好的。我们感自然之恩就是要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我们感祖国之恩,就是要让我们的祖国更强盛;我们感人民之恩,就是要让我们的人民更幸福……古往今来,无论是文天祥、岳飞等忠臣良将誓死报国,还是诸葛亮、魏征等贤相名宰竭力辅主,无论是张尚昀背着重病母亲求学进取,还是洪战辉历尽艰辛带着“弃婴妹妹”读大学,他们的善德壮举,都源于一颗感恩之心。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